宁夏鸽子山遗址第10地点出土动物骨骼的埋藏学初步观察
张双权1; 彭菲1; 张乐1; 郭家龙2; 王惠民2; 黄超1; 戴静雯3; 张钰哲3; 高星1
刊名人类学学报
2019
卷号038期号:002页码:232
ISSN号1000-3193
英文摘要宁夏鸽子山遗址第10地点(QG10)位于青铜峡市西北约20km的贺兰山南麓。2014-2017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出土大量动物化石、近万件石制品以及装饰品、骨制品、结构性火塘等。本项研究基于遗址第4层出土动物化石的埋藏学初步观察认为:晚更新世末期的古人类是遗址中动物骨骼的富集者和改造者;QG10的狩猎-采集人群采取狩猎而非主动食腐的方式获取了遗址附近的大中型食草类动物,并将其完整搬运至遗址内进行后续的肢解、食肉与敲骨取髓等营养性处理过程。相对于上述动物种类而言,遗址内的小型动物则是在其营养物质之外,古人类还利用了它们的骨骼材料以制作器型规整的骨角类工具。
语种英语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19.78.100.205/handle/311034/14946]  
专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2.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3.吉林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双权,彭菲,张乐,等. 宁夏鸽子山遗址第10地点出土动物骨骼的埋藏学初步观察[J]. 人类学学报,2019,038(002):232.
APA 张双权.,彭菲.,张乐.,郭家龙.,王惠民.,...&高星.(2019).宁夏鸽子山遗址第10地点出土动物骨骼的埋藏学初步观察.人类学学报,038(002),232.
MLA 张双权,et al."宁夏鸽子山遗址第10地点出土动物骨骼的埋藏学初步观察".人类学学报 038.002(2019):23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