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海潮流沙脊区表层沉积物重矿物分布及来源
王昆山1; 姜晓黎1; 叶青2; 石学法1; 刘焱光1; Wang Kunshan3; Jiang Xiaoli3; Ye Qing4; Shi Xuefa3; Liu Yanguang3
刊名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3
卷号33期号:5页码:1-11
关键词潮流沙脊 沉积物 重矿物 物质来源 南黄海
ISSN号0256-1492
其他题名DISTRIBUTION AND SOURCE OF HEAVY MINERALS IN THE SURFACE SEDIMENT OF THE TIDAL SAND RIDGES AREA IN SOUTH YELLOW SEA
英文摘要对2008年采自南黄海苏北近岸废黄河水下三角洲以南潮流沙脊区的301个表层沉积物中重矿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潮流沙脊区沉积物中重矿物具有以下3个显著的特点:重矿物含量高、矿物颗粒表面多有磨蚀且铁染较重、优势矿物含量分布在小区域内具有跳跃性,这些特点凸显了研究区沉积环境的独特性,即水动力强、砂含量高、氧化程度高及沙脊区的水深变化快。沉积物中优势重矿物组合为普通角闪石-绿帘石,特征矿物为云母、赤铁矿和褐铁矿、钛铁矿和磁铁矿。矿物组合特征表明沉积物来源依然是控制沉积区重矿物变化的主要因素,即古黄河和古长江物质是潮流沙脊区沉积物组成的物质基础,未见有明显的其他来源物质输入。古黄河物质在潮流沙脊区全区都有分布,从北到南影响逐渐减弱,古长江物质从南到北主要影响到潮流沙脊区的中部,向北扩展不明显,稳定矿物特别是锆石的分布大致界定了长江物质的影响范围。矿物含量及分区表明,潮流沙脊区外部沉积物氧化、侵蚀程度重于其他分区,沉积物矿物组成与向海相邻区域沉积物组成趋于一致,是沙脊逐渐萎缩的表现。通过片状矿物和沉积物风化系数的变化推测,在潮流沙脊区中部存在一条从废黄河水下三角洲到长江口东北部的近似南北向的沉积物扩散通道。
学科主题Oceanography (Provided By Clarivate Analytics)
WOS研究方向Oceanography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4995613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fio.com.cn/handle/2SI8HI0U/6282]  
专题业务部门_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室
作者单位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青岛, 山东 266061, 中国;
2.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青岛, 山东 266071, 中国;
3.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Sedimentology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Qingdao, Shandong 266061, China;
4.Qingdao Institute of Marine Geology, Qingdao, Shandong 266071, China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昆山,姜晓黎,叶青,等. 南黄海潮流沙脊区表层沉积物重矿物分布及来源[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3,33(5):1-11.
APA 王昆山.,姜晓黎.,叶青.,石学法.,刘焱光.,...&Liu Yanguang.(2013).南黄海潮流沙脊区表层沉积物重矿物分布及来源.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33(5),1-11.
MLA 王昆山,et al."南黄海潮流沙脊区表层沉积物重矿物分布及来源".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33.5(2013):1-1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