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海盆磁条带特征及61Ma以来的海底扩张过程重建
夏成龙1; 郑彦鹏1; 董冬冬2; 瞿洪宝3; 张学贤1; 李先锋1; 华清峰1
刊名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7
卷号37期号:1页码:30-40
关键词磁条带 海底扩张模型 构造演化 菲律宾海盆 magnetic lineations seafloor spreading model tectonic evolution Philippine Sea Basin
ISSN号0256-1492
英文摘要菲律宾海盆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盆地,作为地球上最壮观的沟-弧-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因及构造演化可有效约束西太平洋洋陆过渡带的复杂动力学过程。海底磁异常条带是海底扩张的重要依据,其几何形态能够反映海底扩张的时间、方向及速率,为研究海盆的海底扩张过程提供重要信息。菲律宾海盆的次级海盆西菲律宾海盆、四国海盆地磁异常表现为明显的条带状异常特征,帕里西维拉海盆内的磁条带特征虽不明显,但仍能看出南北向的分带现象。对海盆内的磁异常条带进行系统的分析、对比与解释,将菲律宾海盆划分为7个扩张阶段,构建了菲律宾海盆61Ma以来的阶段性扩张模型。揭示了边缘海盆构造演化的一般规律及扩张过程为岛弧裂解、高速弧后扩张、慢速弧后扩张和扩张后作用4个阶段。
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国家基金委-山东省联合基金项目-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
WOS研究方向Oceanography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5946189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fio.com.cn:8080/handle/2SI8HI0U/27701]  
专题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青岛, 山东 266061, 中国
2.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青岛, 山东 266061, 中国
3.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青岛, 山东 266061, 中国
4.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青岛, 山东 266061, 中国
5.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青岛, 山东 266061, 中国
6.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青岛, 山东 266071, 中国
7.海南省海洋地质调查研究院, 海口, 海南 570206, 中国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夏成龙,郑彦鹏,董冬冬,等. 菲律宾海盆磁条带特征及61Ma以来的海底扩张过程重建[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7,37(1):30-40.
APA 夏成龙.,郑彦鹏.,董冬冬.,瞿洪宝.,张学贤.,...&华清峰.(2017).菲律宾海盆磁条带特征及61Ma以来的海底扩张过程重建.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37(1),30-40.
MLA 夏成龙,et al."菲律宾海盆磁条带特征及61Ma以来的海底扩张过程重建".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37.1(2017):30-4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