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北京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深圳福田秋茄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初步研究
毛子龙 ; 杨小毛 ; 赵振业 ; 赖梅东 ; 杨道运 ; 吴纯玲 ; 徐华林
刊名生态环境学报
2012
关键词红树林 秋茄 碳储量 碳循环 深圳福田
英文摘要滨海红树林的生产力极高,在全球碳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其碳循环的系统测定却鲜见报道.以深圳福田秋茄林为研究对象,2011年4月-2012年4月对内滩天然林、中滩和外滩人工林的植被、凋落物、粗木质残体、土壤的碳密度和净增量,以及植被和土壤呼吸进行了实际观测,并探讨了土壤有机碳来源,初步构建了秋茄林沿不同滩位的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结果表明,深圳福田秋茄林的碳密度在234.58~694.46 t·hm-2之间,其中植被碳密度为44.54~239.51 t·hm-2,凋落物和粗木质残体碳密度为2.02~24.56 t·hm-2,土壤碳密度(深度为50 cm)为188.02~430.39 t·hm-2,生态系统碳密度整体上表现为自内滩向外滩降低的趋势.在研究时段内,3个滩位的植被碳密度净增量为4.31~13.28 t·hm-2·a-1,凋落物和土壤碳密度没有显著变化.红树林的凋落物生成量为2.17~10.55 t·hm-2·a-1,约有49.94~94.01%通过食草动物、冲入海洋和腐烂分解等途径消耗.植被呼吸量为2.20~12.08 t·hm-2·a-1,土壤微生物的异氧呼吸量为0.25~1.61 t·hm-2·a-1,甲烷排放为0.09~0.31 t·hm-2·a-1,土壤有机碳输入约18.99%~44.43%来自植被内源输入,其余来源于海洋碳输入.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力介于8.68~35.91 t·hm-2·a-1之间,约有47.38%~74.08%转变为净初级生产力(6.48~23.84 t·hm-2·a-1).碳平衡分析表明,在研究时段内,内滩的天然林是个很大的碳汇,约20.08 t·hm-2·a-1,中滩和外滩的人工林碳汇量分别为9.98 t·hm-2·a-1和4.03 t·hm-2·a-1.相对于陆地森林,秋茄红树林有着显著的碳汇效益,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ISTIC);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0; 7; 1189-1199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pku.edu.cn/handle/20.500.11897/231099]  
专题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毛子龙,杨小毛,赵振业,等. 深圳福田秋茄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初步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2012.
APA 毛子龙.,杨小毛.,赵振业.,赖梅东.,杨道运.,...&徐华林.(2012).深圳福田秋茄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初步研究.生态环境学报.
MLA 毛子龙,et al."深圳福田秋茄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初步研究".生态环境学报 (201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