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北京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泥沙腐殖质荧光特性及其与双酚A和类固醇吸附的关系; Fluorescence of sediment humic substance and its relation with the sorption of selected endocrine disruptors
孙卫玲 ; 倪晋仁 ; 许楠 ; 孙莉英
刊名环境科学学报
2007
关键词吸附 荧光光谱 双酚A 类固醇 泥沙
DOI10.3321/j.issn:0253-2468.2007.03.014
英文摘要用批处理的方法测定了泥沙碱性可提取腐殖质对双酚A(BPA)和两种典型类固醇(17β-雌二醇(E2)和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的吸附规律,分析了泥沙碱性可提取腐殖质的荧光光谱特征;探讨了腐殖质荧光光谱特征与BPA、E2和EE2吸附的关系.结果表明,泥沙碱性可提取腐殖质占泥沙总有机碳含量的9.3%~27.1%,BPA、E2和EE2三种物质的标化分配系数logKoc(hs)值变化范围分别为:3.14~4.09、3.47~4.33和3.65~4.32,其平均值大小顺序为EE2>E2>BPA,与3种物质辛醇水分配系数大小顺序一致.不同泥沙碱性可提取腐殖质的荧光光谱都有2个特征峰,其位置分别在Ex/Em=(310~330nm)/(390~400 nm)(α)和Ex/Em=(250~260nm)/(400~450nm)(α');2个特征峰峰强度比值(Iα'/Iα)变化范围为0.46~1.64;而且,泥沙中富里酸的荧光光谱与碱性可提取腐殖质的类似.腐殖质荧光光谱特征峰α由相对稳定、高分子量的芳香性类富里酸物质产生,随着芳香性类富里酸物质含量的增加Iα'/Iα值减小,因此,BPA、E2和EE2三种物质的logKoc(hs)与Iα'/Iα值间存在线性关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ISTIC);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0; 3; 437-444; 27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pku.edu.cn/handle/20.500.11897/158704]  
专题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孙卫玲,倪晋仁,许楠,等. 泥沙腐殖质荧光特性及其与双酚A和类固醇吸附的关系, Fluorescence of sediment humic substance and its relation with the sorption of selected endocrine disruptors[J]. 环境科学学报,2007.
APA 孙卫玲,倪晋仁,许楠,&孙莉英.(2007).泥沙腐殖质荧光特性及其与双酚A和类固醇吸附的关系.环境科学学报.
MLA 孙卫玲,et al."泥沙腐殖质荧光特性及其与双酚A和类固醇吸附的关系".环境科学学报 (200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