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北京大学  >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社交焦虑大学生对正性评价解释偏向的初步探究; Preliminary study on interpretative bias of positive evaluation in socially anxious college students
杨鹏 ; 蒋婧琪 ; 李松蔚 ; 姚泥沙 ; 余红玉 ; 王小玲 ; 林沐雨 ; 钱铭怡
刊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5
关键词社交焦虑 正性评价恐惧 解释偏向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5.12.009
英文摘要目的:考察高低社交焦虑大学生对正性评价的解释偏向.方法:选取12名高社交焦虑(SIAS得分超过中国常模均值1个标准差)大学生参加半结构式访谈,了解高社交焦虑大学生受到正性评价的情形和经历及对正性评价的反应,并归纳其解释正性评价的方式;另外选取大学生43人(高社交焦虑21人,低社交焦虑22人),采用简版负性评价恐惧量表(BFNE-S)、正性评价恐惧量表(FPES)、自编正性评价解释方式评定问卷评定其负性评价恐惧、正性评价恐惧水平及对正性评价解释方式,检验社交焦虑个体对正性评价的解释偏向.结果:访谈结果表明,高社交焦虑大学生在受到正性评价时易产生负性情绪,其解释路径可归纳为“正性评价提升他人期望”,“正性评价增加人际冲突”两类.高社交焦虑组的BFNE-S和FPES评分均高于低社交焦虑组(均P<0.001);高社交焦虑组对正性评价的消极解释评分高于低社交焦虑组,对正性评价的积极解释评分低于低社交焦虑组(均P <0.05).结论:高社交焦虑大学生认为正性评价会提升他人期望或带来关注,且相对于低社交焦虑大学生更倾向于用消极的方式解释他人期望提升与关注的后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ISTIC);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12; 933-938; 29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pku.edu.cn/handle/20.500.11897/440958]  
专题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杨鹏,蒋婧琪,李松蔚,等. 社交焦虑大学生对正性评价解释偏向的初步探究, Preliminary study on interpretative bias of positive evaluation in socially anxious college students[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
APA 杨鹏.,蒋婧琪.,李松蔚.,姚泥沙.,余红玉.,...&钱铭怡.(2015).社交焦虑大学生对正性评价解释偏向的初步探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MLA 杨鹏,et al."社交焦虑大学生对正性评价解释偏向的初步探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