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北京大学  >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基于波形互相关的微地震事件自动识别及初至拾取方法
谭玉阳 ; 何川 ; 魏梦祎 ; 赵炜
2016
关键词微地震 自动识别 地震事件 人工识别 人为误差 时差校正 震源位置 分布规律 形态特征 信噪比
英文摘要微地震监测是通过观测注水压裂过程中产生的微弱地震事件来描述地下裂缝的形态特征及分布规律的一项技术。微地震事件自动识别及初至拾取是该技术的一个关键环节。人工识别并提取微地震事件初至虽然具有较高的精度,但往往工作量极大,并且容易引入人为误差,因此,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研究并提出了多种自动识别微地震事件并拾取初至到时的方法。研究表明,具有相似震源位置及破裂机理的地震事件通常在记录上表现出相似的波形(Gibbons;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震学会、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组委会、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区域地质与成矿专业委员会; 1
语种英语
出处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内容类型其他
源URL[http://ir.pku.edu.cn/handle/20.500.11897/487329]  
专题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谭玉阳,何川,魏梦祎,等. 基于波形互相关的微地震事件自动识别及初至拾取方法. 2016-01-0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