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北京大学  > 城市与环境学院
单位社区居民日常活动模式比较研究——以西宁市为例
柴彦威 ; 刘伯初 ; 塔娜
刊名社会科学战线
2017
关键词行为地理学 城市社会转型 单位社区 西部城市 时空模式
英文摘要随着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作为城市社会基本单元和城市空间重要组织形式的单位社区正在转型。文章建立了单位社区转型的行为判定框架,以西宁市5个单位社区为案例,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从活动空间、活动日程、出行方式三个维度构建单位社区居民日常活动模式指标,识别出单位社区居民日常活动模式类型,在分析居民日常活动模式类型与单位社区转型关联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日常活动模式判定单位社区转型的一般模式。研究发现行为度量指标能够定量分析单位社区转型的阶段。处于不同转型阶段的单位社区的居民活动模式差异明显。转型程度越高的社区"私人汽车导向大范围活动者"的比例越高,而转型程度越低的社区"日程安排规律的社区依赖者"的比例越高。高转型程度单位社区的居民活动模式构成更加多样化。转型程度较低的单位社区的居民活动模式总体相近,但出现内部分化。; 08; 163-173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pku.edu.cn/handle/20.500.11897/464598]  
专题城市与环境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柴彦威,刘伯初,塔娜. 单位社区居民日常活动模式比较研究——以西宁市为例[J]. 社会科学战线,2017.
APA 柴彦威,刘伯初,&塔娜.(2017).单位社区居民日常活动模式比较研究——以西宁市为例.社会科学战线.
MLA 柴彦威,et al."单位社区居民日常活动模式比较研究——以西宁市为例".社会科学战线 (201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