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北京大学  > 城市与环境学院
点苍山大理冰期冰川作用研究进展
崔之久 ; 杨建强 ; 易朝露
2004
关键词地貌 点苍山 冰川作用 冰期
英文摘要点苍山位于横断山脉东南端,东经99°57′~100°12′,北纬25°34′~26°00′,为耸立于洱海之西的断块山地,南北长33km,东西宽19~21km.山体主要由元古界苍山群变质岩系(片麻岩、大理岩等)组成,最高峰马龙峰海拔高度4122m,苍山十九峰大多在3500m以上.在地貌垂直分带划分上,从上到下可以划分冰川冰缘作用带、流水作用带和湖泊作用带.但大理冰期时和现代的情况有明显的不同,大理冰期时冰川作用带从山顶向下直到3500~3600m左右;之下是冰缘作用带,至3200m下界(包括麻粒石林);再下到2000m左右是流水作用带;最低处是湖泊作用带.但冰后期至今,冰川已消融殆尽,冰缘作用带则占据了原冰川作用区,其下界也向上移到3900m以上.故山体上部地貌过程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山体下部流水作用带下界和湖泊作用带上界变化较小.现代森林上界约在3900m左右.按现代玉龙山现代森林上界与现代雪线间之垂直距达800~900m计,则点苍山大理冰期时,森林上界应在3000m左右.目前,点苍山西坡上限低于东坡约100m,且西坡植被稀疏,表示西坡降水条件不及东坡,推测大理冰期时也基本相似.本文介绍了点苍山大理冰期冰川作用研究进展.; 0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其他
源URL[http://ir.pku.edu.cn/handle/20.500.11897/71391]  
专题城市与环境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崔之久,杨建强,易朝露. 点苍山大理冰期冰川作用研究进展. 2004-01-0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