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石油烃污染土壤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及机理研究
作者蔺昕
答辩日期2005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石油烃 土壤污染 微生物 植物 机理
其他题名Study on Phyto-microremediation of Soils contaminated by Petroleum hydrocarbons and its Mechanisms
学位专业生态学
英文摘要运用土壤学、微生物学、生态学和统计学方法,系统地开展了石油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研究,对植物-微生物修复的生态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从根际微生物区系变化与根分泌物特性两个角度深入探讨了污染土壤植物一微生物联合修复的机理。室内模拟、室外盆栽、田间微区实验的结果表明:(1)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对不同浓度石油烃污染土壤有较好的修复效果,125d的修复周期中对土壤中石油污染物的降解率为7.1%-69.8%,随污染物浓度的升高,联合修复对土壤中污染物的降解作川增强;(2)植物一微生物联合修复作用可能会长期持续,并对难降解物质PAHs存在修复潜力;(3)在本实验条件下,采用经济作物与降解微生物联合修复会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不会产生严重的干扰,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以在短时间恢复;(4)植物一微生物联合作用方式在于植物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作用区为植物根际,微生物在植物根际区域的种类数量和生化特征存在差异;植物分泌物对于微生物具有调节作用,促使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并以本试验研究为例,进一步探讨石油污染土壤植物一微生物联合修复的机理,利石油污染土壤的植物一微生物联合修复的影响因子进行调控研究,联合修复的主要影响因子是营养因子,其次是污染物浓度。石油污染土壤的植物一微生物联合修复研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植物根际效应及潜在自然生物降解获得了进一步的理解,为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12-15
页码154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210.72.129.5/handle/321005/3405]  
专题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_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蔺昕. 石油烃污染土壤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及机理研究[D].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00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