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北坡森林土壤动物多样性研究
作者张恒明
答辩日期2007-06-12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授予地点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老秃顶子 次生林 人工林 土壤动物 生物多样性 蜱螨
其他题名Biodiversity of forest soil fauna in Laotudingzi Natural Reserve
英文摘要土壤动物区系是分解者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解作用、养分循环和土壤肥力保持中起重要的作用。论文以辽宁老秃顶子北坡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野外调查、室内分析和多元统计方法,对土壤动物组成和多样性随海拔梯度变化(海拔>700m)、典型天然次生林土壤动物组成与多样性(海拔<700m)、典型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等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研究,旨在揭示土壤动物生态分布规律,为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提供数据支持。 研究结果表明:(1)采集的主要土壤动物隶属于7门、11纲、18个目,其中蜱螨4亚目、41科,中气门亚目26个属;土壤动物类群数量与密度的对数值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2)无论是天然林,还是人工林,不同林型间大型土壤动物密度和组成有显著差异,除天然赤松林外,其他样地蜱螨密度、多样性指数差异多不显著;(3)各海拔群落间土壤动物密度随海拔梯度的升高呈现先下降后升高、之后又下降的趋势;(4)不同海拔高度,相邻群落螨类共有度高,低海拔相邻群落共有度大于高海拔相邻群落螨类共有度(5)天然林大型土壤动物优势类群多为腹足纲、后孔寡毛目(蚯蚓)和膜翅目;人工林大型土壤动物优势类群为膜翅目;无论天然林群落还是人工林群落,奥甲螨科均为螨类优势类群。(6)土壤动物群落沿海拔的垂直分布可划分为:海拔<1100m的低海拔土壤类群带和海拔>1100m的高海拔土壤动物类群;(7)典型天然次生林(海拔<700m)土壤动物群落可划分为阔叶林土壤动物群落、天然油松林土壤动物群落、天然赤松林土壤动物群落。(8)植被类型、乔木多样性和坡向是影响土壤动物组成和分布的重要因素。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12-15
页码150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210.72.129.5/handle/321005/2477]  
专题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_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恒明. 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北坡森林土壤动物多样性研究[D].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00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