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苜蓿(Medicago sativa L.)染色体标记的克隆与鉴定
作者喻 凤
答辩日期2013
其他责任者窦全文
英文摘要本研究通过对紫花苜蓿(M. sativa)Cot-1 文库的荧光原位杂交筛选和测序结果分析,一共有11 个串联重复序列被分离和鉴定。5 个重复序列(MsCR-1,MsCR-2,MsCR-3,MsCR-4 和MsCR-5)被定位于染色体的着丝粒或近着丝粒区,包含3 个卫星DNA 和两个小卫星DNA:MsCR-1,MsCR-2 和MsCR-3 的重复单元长度分别是144 bp,148 bp,168 bp;MsCR-4 和MsCR-5 的重复单元序列长度分别是15 bp 和39 bp。3 个重复序列被定位到了染色体的近端粒区:一个是重复单元长度为184 bp 的MsTR-1,另外两个是长度分别为204 bp 和327bp 的重复序列片段。最后3 个重复序列在染色体上呈多信号分布:一个是已经被鉴定的E180 卫星DNA 序列,另外两个是长度分别为163 bp 和227 bp 的重复序列片段。序列比对结果表明,MsCR-3 和截型苜蓿(M. truncatula)着丝粒功能区的重复序列MtR3 具有较高的相似度(86.8%),MsTR-1 和蓝花苜蓿(M.caerulea)中的高度重复序列C300 具有较高的相似度(70-80%)。双色荧光原位杂交定位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分离的9 个新的重复序列在染色体上都具有不同的信号分布。因此,它们将是苜蓿细胞学研究中很好的染色体标记。此外,我们还对每个重复序列在染色体上的分布都做了详细的描述。尽管在不同品种之间我们检测到了明显的染色体变异,但是我们利用我们的染色体标记构建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苜蓿分子核型图。本研究所提供的新的染色体标记将会成为苜蓿基因组组成分析,系统发育研究和育种实践的一个有力工具。
出处喻 凤. 苜蓿(Medicago sativa L.)染色体标记的克隆与鉴定[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210.75.249.4/handle/363003/3988]  
专题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喻 凤. 苜蓿(Medicago sativa L.)染色体标记的克隆与鉴定[D]. 201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