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硒唑合成的新方法研究及其应用
作者乔俊飞
答辩日期2018-06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杜宇国
关键词硒唑,硒唑呋喃,利托那韦,抗肿瘤,抗hiv-1 Selenazole, Selenazofurin, Ritonaivr, Anti-cancer, Anti-hiv-1
学位名称理学博士
其他题名Method toward Selenazole Synthesis and its Applications
学位专业有机化学
英文摘要

     本论文主要涉及硒唑啉(Selenazoline)和硒唑(Selenzole)的合成新方法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活性化合物硒唑呋喃(Selenazofurin)的全合成,以及对上市药物利托那韦(Ritonavir)的硒唑衍生化等工作。全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 简要综述了有机硒化合物的生物学功能以及硒唑(啉)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对目前常用的硒唑合成方法逐一进行了评述,特别是对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硒唑类化合物进行了重点介绍。

    第二章 构建了合成1,3-硒唑(啉)的新方法。首次实现了以β-叠氮二硒化合物和羧酸或酸酐为原料,通过一锅四步串联反应(切断二硒键/硒酯化/分子内Staudinger关环/杂Wittig反应)高效制备了1,3-硒唑啉,并可通过温和的MnO2氧化条件高产率地得到对应的1,3-硒唑化合物。本方法适用于以各种羧酸或酸酐为底物的1,3-硒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更重要的是,当以包含α手性碳的羧酸或手性氨基酸为底物时,原料的原手性得以保持,未产生明显的外消旋产物,为构建硒唑衍生的手性化合物奠定了技术基础。

    第三章 应用已建立的硒唑合成方法,完成了活性化合物硒唑呋喃(Selenazofurin)的全合成。与已知合成方法相比,本方法完全避免了α-消旋副产物的产生。抗肿瘤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物表现出令人满意的抗髓性白血病和人肺癌细胞的活性。

    第四章 对HIV-1蛋白酶分子与利托那韦(ritonavir)的结合进行了计算机辅助的分子对接计算,新设计出了两个ritonavir硒唑衍生物。基于已建立的硒唑合成方法学,顺利完成了两个硒唑衍生物的合成,线性共7步,总产率分别为30%和41%。生物活性测定显示,两个硒唑类似物具有与利托那韦相当的抗HIV-1活性,但细胞毒性要比利托那韦低,选择性指数也更高,提示其可能具有更好的安全性。本章的工作也进一步说明硒唑化合物在药物设计等方面具有诸多优势。

语种中文
页码191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41506]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乔俊飞. 硒唑合成的新方法研究及其应用[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