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不同轮作次序对土壤有机质和有效态 微量元素分布的影响
李龙3; 魏孝荣2; 郝明德1,3
刊名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6
卷号34期号:2页码:96-103
关键词黄土高原 轮作 有机质 有效态微量元素
英文摘要

对长武县十里铺村长期定位试验旱地土壤,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对土壤有机质进行测定,用DTPA 浸提-
原子吸收法对有效态微量元素进行测定,研究不同轮作次序对土壤有机质和有效态微量元素分布的影响。结果表
明,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分布除受微量元素总量的影响外,还与作物的轮作次序有关。不同轮作次序土壤有机质
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有效铁由上到下持续增加,有效锰和有效锌呈现上高下低的趋势,有效铜的分布趋势是
由上到下先增加后缓慢减少。粮草轮作体系80 ~ 100 cm 土层有机质含量在11. 08 ~ 11. 89 g·kg - 1之间,粮豆轮作体
系该土层含量为11. 04 ~ 11. 72 g·kg - 1之间。粮草轮作系统中3 年小麦的土壤有效铁和有效锰含量较低,种植苜蓿
和马铃薯可以提高土壤有效锰含量,连续种植小麦和连续种植苜蓿土壤有效锌和有效铜含量出现下降的趋势。粮豆
轮作系统中小麦+糜子茬口土壤有效铁含量较高,小麦茬口的土壤有效锰含量最低,比小麦+ 糜子茬口和豌豆茬口
的含量平均低7. 73% ~ 30. 55%。粮草轮作系统中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含量高于粮豆轮作系统,在80 cm 以上土
层,两个轮作系统中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含量差异较大,在该土层以下,两个系统间的差异减小。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8738]  
专题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作者单位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龙,魏孝荣,郝明德. 黄土高原不同轮作次序对土壤有机质和有效态 微量元素分布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6,34(2):96-103.
APA 李龙,魏孝荣,&郝明德.(2016).黄土高原不同轮作次序对土壤有机质和有效态 微量元素分布的影响.干旱地区农业研究,34(2),96-103.
MLA 李龙,et al."黄土高原不同轮作次序对土壤有机质和有效态 微量元素分布的影响".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34.2(2016):96-10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