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伐对豫西退耕还林工程固碳的影响
王艳芳1,2; 刘 领1; 邓 蕾2; 上官周平2
刊名生 态 学 报
2016
卷号36期号:5页码:1400-1408
关键词退耕还林工程 碳储量 固碳潜力 采伐情景
英文摘要

以豫西退耕还林工程重点县嵩县为研究对象,收集了嵩县 2002—2010 年退耕还林工程逐年实施的造林面积、树种等数
据,利用合适的人工林蓄积量生长方程和和中国退耕还林后的土壤有机碳变化的研究结果,结合各树种的木材密度、生物量扩
展因子、碳含量等参数,在采伐和无采伐两种情景模式下对其退耕还林工程在 2002—2050 年的碳储量及其变化进行估算。结
果表明:2010 年,工程林总碳储量为 0.470 Tg (Tg=10 12 g),工程实施期间,工程前期碳储量高于后期;土壤有机碳库在 2002—
2010 年期间年固碳量均为负值,表现为碳排放,2011 年后土壤年固碳量开始增加;在两种情境模式下,工程林年固碳量最高峰
都在 2015 年,2033 年以后采伐情景的年固碳量大于无采伐情景。预计到 2020、2030、2040 和 2050 年,嵩县退耕还林工程在无
采伐情境下的固碳增汇潜力分别为 0.760、1.464、1.852 和 1.985 Tg,在采伐情景下的固碳增汇潜力分别为 0.760、1.240、1.657 和
2.000 Tg,从长时间来看,豫西退耕还林工程林在采伐情景下具有较大的碳汇潜力,因此,对退耕还林工程林实施适度的采伐可
以提高工程的碳汇能力。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8568]  
专题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作者单位1.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洛阳 471003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杨陵 712100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艳芳,刘 领,邓 蕾,等. 采伐对豫西退耕还林工程固碳的影响[J]. 生 态 学 报,2016,36(5):1400-1408.
APA 王艳芳,刘 领,邓 蕾,&上官周平.(2016).采伐对豫西退耕还林工程固碳的影响.生 态 学 报,36(5),1400-1408.
MLA 王艳芳,et al."采伐对豫西退耕还林工程固碳的影响".生 态 学 报 36.5(2016):1400-140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