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男性醉酒驾驶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人格特点和应付方式的关系
作者夏艳
答辩日期2016-05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导师李勇辉
关键词男性 醉酒驾驶 16PF SCLW90 应付方式
学位名称理学硕士
其他题名Idemtification of the Profile of Mental Health in Male Drunken Driver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Coping Sytele and Personnality
学位专业健康心理学
英文摘要

醉酒驾驶是全世界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是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醉酒驾驶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酒精依赖问题。国内关于醉酒驾驶者的相关研究不多,前期研究表明,醉酒驾驶者存在明显的如躯体化、焦虑、抑郁、敌对等心理问题;面对困境多采用一种退避的应对方式。但这些研究样本量偏小,并且没有考察酒精依赖程度在其中的作用。本研究试图探究男性醉酒驾驶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点,和应付方式的特征和相关性及其与酒精依赖程度的关系。让醉酒驾驶者对自身有更好的认识,了解自身依赖程度和应对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为醉酒驾驶问题的防治提供依据。

本研究采用量表对2013年5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北京某看守所3'l8例男性醉酒驾驶者进行测查。使用密西根酒精调查表(MAST)筛查和区分酒精依赖程度,高于平均分一个标准差作为酒精高依赖组:低于平均分一个标准差作为酒精低依赖组。使用卡特尔量表(16PF),测量醉酒驾驶者的人格特质,并与常模进行比较。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其心理健康状况。使用应付方式量表(CSQ)调查其应对行为类型和特点。相应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并进一步考察酒精依赖程度与醉酒驾驶者的心理健康、应对方式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一)醉酒驾驶者16Pr的得分与常模有显著差异:在乐群性、兴奋性、敢为性、幻想性、忧虑性、紧张性6个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在聪慧性、有恒性、怀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6个因子的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P<0.01 )。(二)醉酒驾驶者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SCE,-90的总均分显著高于常模,在躯体化、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4个因分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常模(P<0. 01),人际关系得分显著低于常模的因子( P< 0. 01)。(三)醉酒驾驶者的人格特征,酒精依赖程度,心理健康状况和应付方式存在显著相关。(1)醉酒驾驶者16PT的聪慧性、有恒性、敏感性、自律性因子与酒精依赖程度(MAST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 05)。在恃强性、怀疑性、忧虑性、实验性、紧张性等与酒精依赖程度(MAST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G<0.05)。醉酒驾驶者16PF的乐群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实验性、自律性等与其心理健康状况(SCL-90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聪慧性、敏感性、忧虑性与SCL-90总分等呈显著正相关(P<0.05)。(2)醉酒驾驶者应付方式的消极因子: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与SCL--90的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和敌对等因子均成显著相关(P<0.05)。醉酒驾驶者应付方式的积极因子:解决问题与酒精依赖程度(MAST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而在自责这一消极的应付方式与酒精依赖程度((MAST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四)酒精高、低依赖组在16PF, SCI.-90和应付方式的差异。C1)在16PF因子上,聪慧性、有恒性、自律性(P<0.01);稳定性、敢为性、敏感性(P<0.05)这6个因子酒精高依赖组得分低于酒精低依赖组。在恃强性、怀疑性、疑虑性、紧张性(P<0.01) 4个消极因子酒精高依赖组得分高于酒精低依赖组。(2)在SCL-90因子上,酒精高依赖组得分低于酒精低依赖组:人际关系CP<0. 05)、精神病性(P<0.05),特别是在强迫因子(P<0.01)上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C3)在应付方式上,酒精高依赖组得分高于酒精低依赖组:求助因子(P<0.05)。酒精高依赖组得分低于酒精低依赖组:幻想(P<0.05),合理化(P<0.01)。

研究结论:醉酒驾驶者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冲动攻击,缺乏耐心和人际关系问题等,其心理健康问题与其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等消极的应对方式,及与特定的人格特征有关,一方面表现为自卑感强自信心低,另一方面又表现为逞强好胜,自负自以为是。不善于求助,难以进行有效的应付;常常靠幻想解决和应对。这些问题加剧了酒精的使用,对酒精的依赖进一步加剧了心理健康问题和更多的使用消极的应对方式。综上所述,醉酒驾驶人群的酒精依赖程度、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特点和应对方式互相影响。需要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建议可考虑从改变其不成熟的应付方式着手,培养其积极的应付方式,建立起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语种中文
页码32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29059]  
专题心理研究所_健康与遗传心理学研究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夏艳. 男性醉酒驾驶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人格特点和应付方式的关系[D].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