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玛峰不同海拔梯度上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变化特征
张丽梅; 旺姆; 张丹丹; 沈菊培
刊名生态学报
2018-01-04
卷号38期号:07页码:2247-2261
关键词海拔 细菌 真菌 多样性 PLFA
英文摘要高寒生态系统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域,揭示高海拔地区尤其是雪线以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演变规律,对于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高寒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采自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北坡低海拔地区和永久雪线以上(海拔4000—6550m)的12份土壤和砂砾样品为研究对象,运用活菌计数法(CFU)和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对土壤样品的细菌和真菌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结合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法、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和克隆测序方法研究了细菌和真菌群落随海拔梯度变化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土壤细菌和真菌丰度随海拔增加而降低,与海拔高度呈显著负相关;磷脂脂肪酸分析结果表明不论是细菌、真菌还是总的微生物PLFA含量均随海拔高度增加而下降,革兰氏阴性细菌和革兰氏阳性细菌的多样性也随海拔增加而降低,且代表革兰氏阳性细菌的PLFA组份在雪线(5350m)以上检测不到,而代表革兰氏阴性细菌和真菌的组份在所有海拔梯度上都有分布,表明革兰氏阳性细菌比阴性细菌和真菌对海拔及海拔相关因子变化更为敏感。DGGE图谱的UPGMA聚类分析的结果也发现在不同海拔高度样品中细菌群落组成发生明显变化,但真菌群落变化不明显。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变形菌纲(Proteobacteria)是珠峰不同海拔高度土壤/砂砾样品中的优势菌群,芽单胞菌(Gemmatimonadetes)是高海拔样品中的优势菌群,而放线菌(Actinobacteria)主要分布在低海拔样品中;真菌以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主,而丝足虫类(Cercozoa)原生生物是高海拔冰雪覆盖样品所特有的真核生物。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40437]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西藏农牧学院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丽梅,旺姆,张丹丹,等. 珠穆朗玛峰不同海拔梯度上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变化特征[J]. 生态学报,2018,38(07):2247-2261.
APA 张丽梅,旺姆,张丹丹,&沈菊培.(2018).珠穆朗玛峰不同海拔梯度上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变化特征.生态学报,38(07),2247-2261.
MLA 张丽梅,et al."珠穆朗玛峰不同海拔梯度上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变化特征".生态学报 38.07(2018):2247-226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