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被动采样技术及其在偏远区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张静星; 布多; 王璞; 傅建捷; 梁勇; 张庆华; 张爱茜
刊名中国科学:化学
2018-09-21
卷号48期号:10页码:1171-1184
关键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大气被动采样技术 南极 北极 青藏高原
英文摘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可通过"全球蒸馏效应"和"高山冷凝效应"等从污染源长距离传输至极地、高山等偏远区域,并在当地环境和生物体内不断富集放大,给其脆弱的生态系统带来了风险.被动式大气采样器(PAS)被广泛应用于极地等偏远区域大气中POPs的大尺度采样,为评价偏远地区大气中传统POPs的污染水平和变化趋势,以及评估POPs履约成效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 PAS还被应用于研究新型POPs在全球的迁移、转化、归趋等环境行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介绍了常见的5种被动式大气采样技术(SPMD-PAS、PUF-PAS、XAD-2-PAS、SIP-PAS和FTS)及其发展历程,并重点对其在南、北极和青藏高原等偏远区域的应用及这些区域POPs污染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和需求.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40165]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江汉大学环境与健康研究院
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西藏大学理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静星,布多,王璞,等. 大气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被动采样技术及其在偏远区域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科学:化学,2018,48(10):1171-1184.
APA 张静星.,布多.,王璞.,傅建捷.,梁勇.,...&张爱茜.(2018).大气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被动采样技术及其在偏远区域的应用研究进展.中国科学:化学,48(10),1171-1184.
MLA 张静星,et al."大气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被动采样技术及其在偏远区域的应用研究进展".中国科学:化学 48.10(2018):1171-118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