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山区不同农作方式下坡面径流氮素流失过程
张铁钢; 同新奇; 宋晓强; 李占斌; 刘晓君
刊名水土保持学报
2015
卷号29期号:1页码:80-85,291
英文摘要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方法研究裸地( BL )、花生( PL )、
50% 裸地 +50% 花生( BP )、 50% 玉米 +50% 花生
( CP )和秸秆覆盖( SC ) 5 种农作方式下,丹江鹦鹉沟小流域坡面小区径流氮素流失规律。结果表明:地表
径流总量表现为裸地 BL>SC>CP>BP>PL ;随降雨时间延续,地表径流均呈不同程度增加趋势,其中 BL
小区增长速度最快, BP 措施下出流时间最长(降雨后第 6min ),花生立地条件下每 5min 地表径流变化稳
定在 0.30~3.46L 之间。径流中氮素流失浓度表现为 BP>CP>PL>BL>SC ,随时间呈波动增加趋势,
沿坡面由上至下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加。受农作方式的影响,氮素流失在时间、空间上变化规律不同;总氮、
硝态氮流失浓度最大增幅分别可达 45.54% 和 55.79% ,流失量分别在 15.90~110.81mg / m

和 15.58~
90.33mg / m

之间;径流中氮素浓度的变异性略大于对应的地表径流。农作方式与硝态氮呈正相关,与总
氮相关性不显著。在鹦鹉沟小流域农田养分流失不容忽视,需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秸秆覆
盖措施既能有效保持土壤养分,又可保证入河径流量,是值得推荐的水保措施。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8442]  
专题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作者单位1.陕西省水土保持局,西安 710004
2.西安理工大学 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西安 710048
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杨凌 712100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铁钢,同新奇,宋晓强,等. 土石山区不同农作方式下坡面径流氮素流失过程[J]. 水土保持学报,2015,29(1):80-85,291.
APA 张铁钢,同新奇,宋晓强,李占斌,&刘晓君.(2015).土石山区不同农作方式下坡面径流氮素流失过程.水土保持学报,29(1),80-85,291.
MLA 张铁钢,et al."土石山区不同农作方式下坡面径流氮素流失过程".水土保持学报 29.1(2015):80-85,29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