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植物研究所  > 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究中心  > 学位论文
我国重要成煤植物的解剖学研究
交替题名On the anatomy of important coal-forming plants in China
王士俊
1998
学科主题系统学
英文摘要本研究工作在研究华夏植物区重要成煤植物的解剖学特征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华夏植物区科达植物的地质地理分布特征以及科达植物的起源和演化问题,并根据煤巾植物残体研究成果,讨论了我国不同地质时代几种特殊煤的成因问题,把古植物学研究与国民经济的发展联系起来。 本研究工作的主要成果概括如下: 1 华夏植物区的科达植物主要分布于华北植物地理区,其起源时间可能与欧美植物区的科达植物一样早,但其繁盛期却比欧美植物区的要晚、而且其生存的历程要长. 2 华夏植物区的科达植物除了Mesoxylon和Pennsylvanioxylon(=Cordaixylon)二个自然属外,还有第三个自然属存在,即Shanxioxylon属。其茎和生殖器官的解剖构造与前二个属明显不同。 在茎的解剖构造上,Shanxioxylon介于Mesoxylon和Pennsylvanioxylon之间,但在生殖器官的构造上Shanxioxylon显然要比后二者进化。 3 山西太原西山煤田早二叠世早期太原组上部7号煤层煤核中的一种观音座莲目生殖器官一山西虫囊蕨(新种)Scolecopteris shanxiensis sp.nov.是华夏植物区目前发现的第二种具解剖构造的晚古生代观音座莲目生殖器官化石,与虫囊蕨属已有的29个具解剖构造的种相比,本新种具有较进化特征。 4 产于华南晚二叠世的举世闻名的“乐平煤”巾的“树皮体”组分不是来源于鳞木类周皮或辉木类小根皮层,而可能是来源于一种裸子植物的根的木栓组织,这种根很有可能是大羽羊齿类的根一刺根茎。 5 我国北方侏罗纪煤中,主要由银杏类植物形成的煤具有形成石油的很大潜力,而主要由松杉类或苏铁类植物形成的煤形成石油的希望不大。 6 我国云南晚第三纪特殊煤种一浅色褐煤(白泡煤)的主要成煤植物不是泥炭藓植物,而是草本被子植物。
关键词化石植物 懈剖构造.演化 煤核 植物残体 煤的成因 科达植物 观音座莲目
页码73
内容类型博士后出站工作报告
源URL[http://ir.ibcas.ac.cn/handle/2S10CLM1/13615]  
专题植物研究所_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究中心_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究中心_学位论文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士俊. 我国重要成煤植物的解剖学研究. 199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