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P450的选择性底物及抑制剂对人的II相药物代谢酶UGT五种亚型的抑制研究
作者刘玉平
答辩日期2010-05-12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广州生物院
导师戴仁科
关键词抑制 UGT1A1 UGT1A4 P450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专业药理学
英文摘要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s),是人体中的重要的II相药物代谢酶。它们主要负责内源性及外源性化合物在体内的清除及排出。某些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介导的结合反应具有生物活性,并且有可能引起药物相互作用。I相药物代谢酶P450,不仅负责80%上市药物的代谢及清除,同时也是药物相互作用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为了临床上的用药安全,对P450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进行了广泛的体外研究,并且有一系列的化合物被认为是P450酶系的选择性的底物和抑制剂。但是,对于II相药物代谢酶,尤其是UGTs,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没有引起重视。I相药物代谢酶P450的选择性底物及抑制剂对于UGTs的抑制作用也没有全面的研究。 在本研究中,我们对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五种亚型(UGT1A1, 1A4, 1A6, 2B7, 和 2B10)进行了体外表达。同时,还研究了20种化合物(均是P450的选择性底物或抑制剂)对这五种亚型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虽然有部分化合物对五种亚型的抑制IC50值均超过300 µM,一些化合物却表现了较强的抑制活性。例如α-Naphthoflavone, Paclitaxel, Midazolam, Cyclosporine A, 和 Ketoconazole, 他们的抑制IC50值在4.1 – 26 µM。尤其是Ketoconazole对UGT1A1介导的β-Estradiol 糖苷化反应和Paclitaxel对UGT1A4介导的 Midazolam的糖苷化反应的抑制活性极强,抑制IC50值甚至都在4 µM左右,这与它们在临床上给药的最大血药浓度相仿。另外,Bupropion, Tolbutamide和Testosterone对UGTs的抑制IC50值与他们作为P450的底物所产生的Km值是在一个数量范围内的。这些都有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同时,我们还研究了UGTs的酶动力学性质,大多数符合米氏方程。UGT1A1的抑制动力学也在本论文中进行了研究。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药理学
页码65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foo.ac.cn/handle/2SETSVCV/948]  
专题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玉平. P450的选择性底物及抑制剂对人的II相药物代谢酶UGT五种亚型的抑制研究[D]. 广州生物院.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