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地球化学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研究生  > 学位论文
题名西南喀斯特典型坡地土壤有机碳库特征及碳同位素组成; Soil Organic Carbon Character and 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 of Typical Slope lands in Karst Areas in Southwest China
作者刘涛泽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9-05-29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授予地点地球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喀斯特地区 植被变化 坡地 土壤有机碳 稳定碳同位素
其他题名Soil Organic Carbon Character and 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 of Typical Slope lands in Karst Areas in Southwest China
中文摘要喀斯特石漠化及其影响己经成为制约中国西南地区可持续发展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成为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石漠化的本质就是土地退化,造成土壤肥力和生产力的下降。因此喀斯特地区现阶段主要面临如何管理好陆地生态系统,以保持原有碳储量,并尽可能沉积更多碳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峰丛洼地是喀斯特地区的典型景观,该景观的坡地是喀斯特地区自然环境最脆弱的区域,存在基岩大量裸露的情况,土地和植被退化最为严重。本文以西南喀斯特地区具有不同植被类型的典型峰丛坡地(草丛、灌草丛、稀疏灌丛和乔木林)作为研究对象,为了解喀斯特地区碳的循环机制,我们采集了4个典型坡地不同地形部位的表层和剖面土壤,主要分析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整体土壤及不同粒径土壤组分中有机碳含量和稳定碳同位素(δ13C)值组成,同时测定了植物优势种叶片、枯枝落叶δ13C值组成。得到以下几点认识: 1、草丛和灌草丛坡地各地形部位的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和碳氮比(C/N)值差异较大,其上坡位的土壤都具有较高SOC含量和C/N值。而稀疏灌丛和乔木林坡地SOC含量和C/N值比较稳定,其变幅较小。 2、各坡地剖面土壤中DOC含量分布和变化主要受到了有机质输入、坡地地形及土壤质量等影响。草丛和灌草丛坡地各地形剖面中DOC含量变幅要大于乔木林和稀疏灌丛坡,对各个坡地几个剖面上层土壤(0~20cm)中DOC含量来看,其含量主要表现为:乔木林坡地>稀疏灌丛坡地>灌草丛坡地>草丛坡地。但通过DOC与SOC进行比对发现,在剖面土壤中DOC/SOC值整体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随剖面土层的加深而增加的趋势,但在土层较薄的剖面中主要呈现一直增加的趋势,而在土层较厚的剖面中则出现先增加后降低或保持稳定的现象。除了稀疏灌丛坡地最低值出现在下坡位剖面PG3外,在草丛、灌草丛和乔木林坡地最低值均出现在上坡位的剖面,其中HC1、HG1和HG2剖面的DOC/SOC值最低,范围都在0.2%以下,具有明显的高SOC和低DOC的含量特征;而乔木林坡地各剖面DOC/SOC值相对较高,范围都在0.3%以上,并且各剖面之间的差异较小。 3、草丛和灌草丛坡地上坡位HC1、HG1和HG2剖面土壤主要是基岩风化物和植物残体堆积而成的砂质新成土,砂粒含量较高,剖面土壤中有机碳含量虽然高于下坡位各个剖面土壤,但有机碳主要贮存在砂粒土壤中,其碳库处于不稳定状态。而下坡位剖面中土壤主要以粉粒和黏粒为主,土壤有机碳含量相对较低,但主要贮存在粉粒和黏粒土壤中,其碳库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稀疏灌丛和乔木林坡地各地形剖面中主要以粉粒和黏粒土壤为主,各个剖面之间变化幅度较小,有机碳也主要贮存在粉粒和黏粒土壤中,其碳库组成比较稳定。 4、对采样点的植物优势种叶片的碳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其δ13C值主要受到遗传因素的(光合作用途经)控制,植物碳同位素组成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C3植物的δ13C平均值为-28.2‰,C4植物的δ13C平均值为-12.7‰。另外,对不同坡地采集的同种植物叶片的δ13C值分析发现,δ13C值受环境影响因素较小。 5、对各个坡地枯枝落叶和相应表层土壤有机质δ13C值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灌草丛和乔木林坡地具有显著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2=0.93和R2=0.77,明显高于草丛和稀疏灌丛坡地的R2=0.28和R2=0.36。由于土壤剖面发育历史及地表植被的不同,草丛和灌丛坡地土壤有机质的δ13C值要明显高于稀疏灌丛和乔木林坡地,并且不同地形剖面的土壤有机质的δ13C值的差异较大。另外,大多数剖面的土壤有机质δ13C值在剖面深度上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随土层深度的加深呈现先升高后降低或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δ13C值在土壤剖面中随深度变化,反映了作物残体输入和土壤累积特征,有助于鉴定剖面中土壤有机碳的迁移转化过程。 6、剖面中土壤δ13CDOC值与δ13CSOC值的变化规律具有相似性,表明了土壤中DOC与SOC的具有密切的关系;另外,从△(δ13CDOC-δ13CSOC)来看,大多数剖面中δ13CDOC值要高于δ13CSOC值,其中乔木林的变化幅度最低,而草丛坡地的最高。 7、对剖面中不同粒径土壤有机质δ13C值的研究发现,不同粒径土壤有机质的δ13C值在剖面深度上的差异,主要受到输入土壤中有机质变化和进入土壤后分解程度的影响。各个坡地砂粒土壤中有机质的δ13C值对地表植被的变化较敏感,同时也指示了输入土壤中较新或是分解速率较慢的有机质来源,而粉粒和粘粒土壤有机质的δ13C值则指示了土壤中分解速率较快或是分解程度较充分的有机质来源。不同粒径土壤有机质δ13C值组成特征能够较好地反映土壤有机质更新速率。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1-03-24 ; 2011-07-01
页码126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119.78.100.189/handle/352002/3494]  
专题地球化学研究所_研究生_研究生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涛泽. 西南喀斯特典型坡地土壤有机碳库特征及碳同位素组成, Soil Organic Carbon Character and 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 of Typical Slope lands in Karst Areas in Southwest China[D]. 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