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心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成年早期个体心理韧性与抑郁的关系及面子的调节作用研究
叶茂盛1,2; 金铃1,2; 周奕欣1,2; 陈晨1,2; 周明洁1,2
刊名中国全科医学
2018-01-05
卷号21期号:01页码:98-103
关键词韧性,心理 抑郁 面子 成年早期
ISSN号1007-9572
DOI10.3969/j.issn.1007-9572.2018.01.021
其他题名Relationship between Resilience and Depression in Emerging Adulthood: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Face
产权排序1
文献子类期刊论文
英文摘要

目的了解成年早期(18~35岁)个体心理韧性与抑郁的关系,并探讨面子在二者间的调节作用。方法以2016年北京市某心理医院收治的142例成年早期抑郁患者为观察组,以2016年北京心理健康服务促进会356例成年早期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心理韧性量表(CD-RISC10)、中国人人格量表第2版(CPAI-2)中人格特质的面子维度对两组进行评价,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探讨面子得分对心理韧性、抑郁得分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观察组心理韧性得分低于对照组,抑郁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层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了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态后,两组心理韧性得分均可以负向预测抑郁得分(b值分别为-0.317、-0.524,P0.05);将心理韧性得分×面子得分纳入回归方程,对照组心理韧性得分×面子得分的交互作用边缘性显著(b=-0.049,P<0.05);两组面子得分均对心理韧性、抑郁得分的关系起调节作用(ΔR~2值分别为0.007、0.025,P<0.05)。结论降低健康个体的爱面子程度,能够缓和其低心理韧性水平对抑郁症状的风险性,进而有效帮助其预防抑郁症状;降低抑郁患者的爱面子程度,可以提升其高心理韧性水平对抑郁症状的保护性作用,进而有效帮助其缓解和调整抑郁症状。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27693]  
专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通讯作者周明洁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系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叶茂盛,金铃,周奕欣,等. 成年早期个体心理韧性与抑郁的关系及面子的调节作用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01):98-103.
APA 叶茂盛,金铃,周奕欣,陈晨,&周明洁.(2018).成年早期个体心理韧性与抑郁的关系及面子的调节作用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1(01),98-103.
MLA 叶茂盛,et al."成年早期个体心理韧性与抑郁的关系及面子的调节作用研究".中国全科医学 21.01(2018):98-10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