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城市生活垃圾与煤矸石混烧及其HCl排放特性研究
作者李晓云
答辩日期2016-05
文献子类硕士 ; 学位论文 ; 硕士 ; 学位论文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吴晋沪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 煤矸石 混烧 氯源 氯化氢
学位专业化学工程
英文摘要近年来,中国城市生活垃圾(Municipal Solid Waste,简称MSW)年产量迅速增长,引起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由于减容、减量、能源回收等优势,焚烧法已成为垃圾处理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但垃圾焚烧厂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较高,能量转化效率较低,二噁英和重金属等二次污染严重导致其发展备受争议。与之相比,利用现有循环流化床煤矸石电站,采取MSW与煤矸石混烧的方式,不仅可降低MSW处理投资成本,提高焚烧发电稳定性和效率,降低垃圾焚烧过程的二次污染,还可利用MSW挥发分含量高,易于着火的特点,改善煤矸石的着火和燃烧性能,是一种非常具有潜力的MSW和煤矸石协同处理方式。 然而,煤矸石与MSW燃烧特性相差较大,且MSW中氯含量较高,混烧可能导致HCl排放风险增加。为此,本文从燃烧特性、燃烧动力学、HCl排放特性和脱氯剂的脱氯作用四个方面对煤矸石与MSW混烧过程展开了研究: (1)利用热重差热联用仪(TG-DSC)考察了煤矸石、MSW及其不同比例混合物的燃烧特性。结果表明,掺烧MSW可显著降低燃料的脱挥发分温度和燃点,改善煤矸石的着火特性。燃烧特性指数随着掺烧比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当MSW掺混比达到30 wt.%以上时,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相比单独煤矸石会已发生明显改变。不同混烧阶段及掺烧比例下,煤矸石与MSW存在不同的相互作用。在脱挥发分阶段,当MSW掺混比小于30 wt.%时,由于混合及空气量不足等原因,混烧存在抑制作用;但在固定碳起始燃烧阶段,当MSW掺混比大于20 wt.%时,MSW的存在可促进混合燃料的固定碳提前燃烧。 (2)采用Coats-Redfern法及一阶反应模型分析了不同掺混比条件下,混合燃料脱挥发分阶段及固定碳燃烧阶段的活化能变化。结果表明,脱挥发分阶段的活化能随MSW掺混比增加而增加,固定碳燃烧阶段的活化能降低,提高了混合燃料固定碳燃烧阶段的反应活性。 (3)利用高温管式炉燃烧系统,考察了不同氯源PVC、NaCl及MSW与煤矸石混烧过程中HCl的排放规律。结果表明,PVC或NaCl的掺混量较少时,煤矸石的存在可抑制PVC中的HCl的析出,同时会显著促进NaCl中HCl的析出。随着掺混比增大,上述作用逐渐减弱。MSW与煤矸石混烧时,会促进HCl的析出,增大烟气中HCl的浓度。 (4)采用石灰石作为脱氯剂,考察了煤矸石与MSW混烧过程的脱氯性能。结果表明,石灰石脱氯效率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小,燃烧温度为700 oC左右时,石灰石的脱氯效率最大,为32.62 %;随着Ca/(S+0.5Cl)摩尔比增加,石灰石的脱氯率逐渐增加,当Ca/(S+0.5Cl)摩尔比达到12:1后,进一步增加钙氯比对脱氯效率的改善影响较小。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6-06-30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qibebt.ac.cn/handle/337004/9778]  
专题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_热化学转化事业部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晓云. 城市生活垃圾与煤矸石混烧及其HCl排放特性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