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海洋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题名五株海藻及红树林来源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分子多样性挖掘与生物活性研究
作者杨遂群
答辩日期2018-05-15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导师王斌贵
关键词海藻 红树林 真菌 沉默代谢途径 共培养 诱导剂 次级代谢产物 生物活性评价
学位名称理学博士
学位专业海洋生物学
英文摘要

海洋来源的丝状真菌(尤其是曲霉属和青霉属真菌)所产生的各种骨架类型的天然产物往往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海藻及红树林来源真菌是海洋来源真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天然产物研究的重要资源宝库。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已报道天然产物数量的增多,已知化合物的重复发现变得越来越频繁,新化合物的发现则变得越来越困难。鉴于许多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基因簇在常规培养条件下多是沉默的,近年来多种研究策略像共培养、表观遗传修饰和基因组发掘等被广泛应用于激活这些沉默代谢途径,也因此而发现、报道了若干新化合物。

本论文以海藻和红树林来源的三株曲霉属真菌(阿拉巴马曲霉Aspergillus alabamensis EN-547、聚多曲霉A. sydowii EN-534和构巢曲霉A. nidulans MA-143)和两株青霉属真菌(梅花状青霉Penicillium herquei MA-370和桔青霉P. citrinum EN-535)为研究对象,采用改变培养基类型(MA-370EN-547)、共培养(EN-534 & EN-535)和添加诱导分子(MA-143)等策略来激活真菌的沉默代谢途径,从中共分离鉴定不同结构类型的化合物109个,其中新化合物29个(含1个新骨架化合物),新天然产物2个,结构类型涵盖了吲哚二酮吗啉类、喹啉酮类、喹诺唑啉酮类、桔青霉素类、蒽醌类、氧杂蒽酮类、α-吡喃酮类、甾体类、甘油酯类等多种骨架。对获得的所有新化合物和部分已知化合物进行了抗细菌、抗农业病害真菌和神经氨酸酶抑制活性的评价。

从梅花状青霉MA-370的发酵粗提物中分离鉴定了39个不同结构类型的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22个,化合物HI 1为一个新骨架类型的非那烯衍生物,另外还有两个新的α-吡喃酮类化合物(HI 8HI 9)被分离鉴定。首次对分离得到的非那烯类化合物进行了手性HPLC分析工作并对其异构化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完成了部分对映异构化合物的手性拆分工作并通过ECD计算确定了其绝对构型。从阿拉巴马曲霉EN-547的发酵粗提物中分离鉴定化合物21个,包括2个新的吲哚二酮吗啉类衍生物(AL 1AL 2)、1个新的多羟基麦角甾酮类衍生物(AL 3)和1个新的生物碱类天然产物(AL 4)。对聚多曲霉EN-534和桔青霉EN-535进行了共培养研究,从其发酵粗提物中分离鉴定化合物33个,包括2个新的桔青霉素类衍生物(SC 1SC 2)。从构巢曲霉MA-143的发酵粗提物中分离鉴定化合物16个,包括1个新的蒽醌类衍生物(ND 1)、1个新的氧杂蒽酮类衍生物(ND 2)和1个新的生物碱类天然产物(ND 3)。

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HI 2对受试细菌中的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和副溶血性弧菌V. parahemolyticus有较好的抑制活性,部分活性与阳性对照氯霉素相当;化合物HI 3HI 4对受试农业病害真菌中的小麦纹枯病菌Ceratobasidium cornigerum,苹果炭疽病菌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变化范围为16-64 μg/mL。化合物AL 1AL 2对大肠埃希氏杆菌Escherichia coli藤黄微球菌M. luteus小麦纹枯病菌C. cornigerum,苹果炭疽病菌C. gloeosporioides,小麦赤霉病菌Fusahum graminearum,番茄枯萎病菌F. oxysporum苹果腐烂病菌V. mali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MIC值变化范围为16-64 μg/mL;化合物AL 1AL 3对溶藻弧菌V. alginolyticus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MIC值均为64 μg/mL;化合物AL 2AL 3对铜绿假单胞菌P. aeruginosa 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MIC值变化范围为32-64 μg/mL。化合物SC 1 SC 2对鲇鱼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铜绿假单胞菌P. aeruginosa,溶藻弧菌V. alginolyticus,小麦赤霉病菌F. graminearum,番茄枯萎病菌F. oxysporum苹果腐烂病菌V. mali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MIC值变化范围为16-64 μg/mL。化合物ND 1 ND 4对大肠埃希氏杆菌E. coli,鲇鱼爱德华氏菌E. ictaluri藤黄微球菌M. luteus,溶藻弧菌V. alginolyticus和副溶血性弧菌V. parahemolyticus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MIC值变化范围为1-32 μg/mL,部分抑菌效果与阳性对照药物氯霉素相当;化合物ND 2对小麦赤霉病菌F. graminearum,番茄枯萎病菌F. oxysporum苹果腐烂病菌V. mali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MIC值变化范围为8-64 μg/mL。神经氨酸酶抑制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SC 1-SC 5对神经氨酸酶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化合物SC 3的抑制活性最好,IC50值为12.9 nM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不仅证实了改变培养基类型、添加诱导分子和共培养等策略在微生物天然产物研究工作中的有效性,也丰富了海洋来源天然产物的化合物类型,为海洋药物的研发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数据支撑。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54470]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杨遂群. 五株海藻及红树林来源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分子多样性挖掘与生物活性研究[D].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