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基于纳米SiO2的酶联免疫分析及应用
作者王乾龙
答辩日期2017-05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导师丁立生 ; 青琳森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硅 酶联免疫分析 牛血清白蛋白 2 布洛芬 4-二氯苯氧乙酸
学位专业药物化学
英文摘要酶联免疫分析(ELISA)由于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方法简捷、分析容量大、检测成本低等优点,且一般不需要昂贵仪器,可以简化或省去前处理步骤等,其应用范围涉及到生物分析化学各个领域,可广泛应用于抗原、抗体、药物、激素、毒素等物质的定性定量检测。但传统的ELISA多利用96孔酶标板作为包被载体,从而产生一些不可避免的缺点:检测范围窄,易受扩散系数的影响,检测结果变异系数较大等。为改善分析效果,我们建立了一种基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的ELISA分析方法,其特点是将nano-SiO2作为包被载体从而避免了上述缺点,并将所建立的方法应用于2,4-二氯苯氧乙酸(2,4-D)、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布洛芬的检测。本学位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报道了基于纳米SiO2对豆芽中残留2,4-D检测的直接竞争ELISA法。2,4-D是一种常用的除草剂和生长调节剂,其在食物中的残留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为了考察豆芽中2,4-D的残留情况。我们首先通过碳二亚胺交联法将2,4-D与载体蛋白偶联,获得2,4-D的免疫原(BSA-2,4-D)和包被原(OVA-2,4-D),通过免疫成年健康雄兔获得可以特异性识别2,4-D的多克隆抗体。利用经修饰的St?ber法制备出SiO2纳米粒子,在其表面修饰氨基,最终完成与OVA-2,4-D的偶联。随后,通过高碘酸钠氧化法获得HRP标记的2,4-D多克隆抗体,并分别建立基于酶标板和纳米材料的直接竞争ELISA法,完成对该方法的优化和其特异性、精密度、准确度的验证,并对二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第二章报道了基于纳米SiO2对疫苗中残留BSA检测的直接竞争ELISA法,实现了对生物大分子的检测。牛血清是利用细胞培养基制备疫苗过程中的重要成分,而BSA牛血清中主要蛋白,其在疫苗中过量残留可能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威胁人们的健康,因此有必要对疫苗中残留的BSA进行检测。本部分是用该方法检测疫苗中BSA的残留情况。首先利用经修饰的St?ber法制备出SiO2纳米粒子,在其表面修饰氨基,最终完成与BSA的偶联。通过高碘酸钠氧化法获得HRP标记的BSA多克隆抗体。随后,将其和样品中的BSA竞争地与HRP标记的BSA抗体结合,在经过离心、洗涤、底物显色后实现对样品中BSA的定量分析。在对方法的特异性、精密度、准确度验证后,证明该方法可以准确的实现对疫苗中残留BSA的检测。第三章是基于纳米SiO2对尿液中布洛芬检测的酶联配体分析法的建立。上两章报道的两种方法是基于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而建立。但抗体通常难以得到、且价格昂贵,故利用人血清白蛋白(HSA)与小分子药物的高亲和性代替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建立了酶联配体分析法。布洛芬是一种重要的非甾体抗炎药,用于治疗风湿病和肌肉骨骼疾病引起的急性和慢性疼痛,对其在生物样品的含量进行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部分是利用酶联配体分析法实现对尿液中布洛芬的含量检测。首先,利用经修饰的St?ber法制备出SiO2纳米粒子,在其表面修饰氨基,最终完成与HSA的偶联。利用活化酯法完成布洛芬和HRP的偶联。随后,将样品中的布洛芬和HRP标记的布洛芬竞争地与SiO2-HSA结合,经离心、洗涤、底物显色后实现对样品中布洛芬含量的定量分析。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和检测限良好,经验证该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高。最后,利用该方法完成了对服药后36 h内尿液中布洛芬含量的监测。第四章为综述,概述了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天然产物研究
产权排序1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210.75.237.14/handle/351003/28854]  
专题成都生物研究所_天然产物研究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乾龙. 基于纳米SiO2的酶联免疫分析及应用[D].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