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稀土掺杂TiO2低维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发光特性的研究
作者高春梅
答辩日期2008-01-15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所
授予地点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所
导师宋宏伟
关键词二氧化钛 稀土 溶胶-凝胶 静电纺丝
其他题名Fabrication and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of Low-Dimensional TiO2 and TiO2Doped with Rare Earth Nanostructures
学位专业凝聚态物理
英文摘要TiO2是一种重要的宽带隙半导体材料; 纳米TiO2有许多优异的性质,如吸收紫外线的能力更强,具有光敏、气敏、压敏等性质和优良的光学性能,因此成为一种优良的稀土掺杂基质材料,在敏感元件、光催化剂、太阳能电池等方面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分别用溶胶-凝胶以及静电纺丝法合成了零维与一维的稀土掺杂TiO2纳米晶,并对其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TiO2: Sm3+、TiO2: Sm3+/ Br纳米晶。通过XRD、SEM、和XPS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发现所有样品为直径20nm左右、分散均匀的金红石相纳米粒子;共掺杂使纳米粒子的直径尺寸略微增大。 2. 对于TiO2: Sm3+/Br系列样品,确定了Br的最佳掺杂浓度。在Sm3+的激发谱中,观察到基质二氧化钛的宽带吸收,证实了基质向稀土离子Sm的能量传递。发现Br共掺时激发谱的中心位置向长波方向移动,建立能量传递模型对此进行了合理解释。 3.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获得了外径为50nm左右、内径约为30nm的TiO2纳米管。研究了煅烧温度以及喷纺条件对成管形貌的影响,并对成管机理进行了分析。 4.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获得了TiO2:Er3+/Yb3+纤维并对其上转换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样品中绿光和红光发射均为双光子过程;由于绿光和红光的中间激发态消布局过程中上转换和线性衰减竞争的结果,绿光相对红光的荧光分支比随激发功率的增加而上升。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2-03-21
页码56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159.226.165.120//handle/181722/777]  
专题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_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知识产出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高春梅. 稀土掺杂TiO2低维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发光特性的研究[D].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所.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所. 200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