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RHIC能区D介子触发方位角关联的实验测量及各向异性流涨落的唯象研究
作者马龙
答辩日期2017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导师马余刚 ; 董昕
关键词重味夸克 方位角关联 各向异性流 涨落 Ampt模型
英文摘要现有宇宙理论认为宇宙“大爆炸”后的极短瞬间内形成的超高能量密度能够使得一种称为“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的物质在极短时间内产生。格点QCD理论计算预言在极高温度或者极高能量密度下,核物质能够发生强子态向夸克物质态的转变,部分子能够从禁闭的强子相中解禁出来形成夸克-胶子等离子体。为了研究这种新型物质形态,物理学家建造了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试图在实验室中再现宇宙早期那种高温高密的状态。研究表明RHIC能区金核撞击产生的温度比太阳表面温度高出3亿多倍。这样的极端环境为探索强相互作用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和研究相变现象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重味夸克是QGP物质性质的敏感探针。重味夸克由于质量大、产生早,经历了整个源介质的演化过程,携带了大量初始时刻的特征信息。在RHIC能区,重味夸克一般通过初始硬过程成对产生。一种研究重夸克在QGP介质中能量损失机制的有效手段是测量重味夸克触发的方位角关联。理论研究表明重味关联有助于揭示重味夸克-QGP介质相互作用动力学特征,区分重夸克在介质中的能量损失机制。同时,在高能质子-质子碰撞中测量重味夸克关联则可以用于检验微扰QCD理论计算并比较重夸克喷注碎裂强子化机制与轻夸克的差别。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实验测量质心系能量(?)=500 GeV下p+p碰撞中心快度区的D*介子与带电强子方位角关联和D*+-D*-方位角关联。利用STAR 2011年运行期间采集的p+p碰撞实验数据,我们分析研究了触发横动量6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sinap.ac.cn/handle/331007/27536]  
专题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_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1-2017年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马龙. RHIC能区D介子触发方位角关联的实验测量及各向异性流涨落的唯象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1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