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疼痛共情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调节因素初探
作者王鑫
答辩日期2018-06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罗非
关键词疼痛共情 共情模型 催产素
其他题名Establishment of the animal model of pain empathy and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its adjustment factors
英文摘要

    共情可以使人类理解和共享他人的情绪、感受,使社会成员更容易形成关系,促进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增进社交和社会凝聚力。因此,对共情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目前对共情的研究依然无法得到共情的神经环路及分子机制等信息。随着近年的研究发现在动物之中也存在共情现象,我们除了可以通过脑成像技术对人类被试共情的脑活动进行分析,还可以利用模式动物建立共情模型,从基因和分子水平探索共情的神经机制。其中动物模型的建立是动物共情研究的基础。
     研究一在总结己有啮齿动物共情研究模型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大鼠疼痛共J情模型。采用旷场与热板组成模型装置,记录旷场中的观察者在观察热板上的被观察者时的行为。发现动物在中央区域的若干活动参数如停留时间、进入潜伏期等可以作为共情指标。研究二考察被观察者在接受不同强度的疼痛刺激时,观察者的共情行为随之发生改变的规律。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观察者的共情行为随着被观察者所受的疼痛刺激强度而增加;但若此刺激强度超过了这一范围,则共情行为反而减弱,表现出恐惧回避行为。研究三对观察者侧脑室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和0.1 fig,  1 fig,  10}g催产素,探索不同剂量的催产素对大鼠共情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较大剂量(10ug)催产素可增加大鼠的共情样行为。
    本研究建立大鼠疼痛共情模型,考察了疼痛强度和中枢注射催产素对该模型中共情样行为的调节,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大鼠共情模型的成功建立,为今后关于共情的中枢和分子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26213]  
专题心理研究所_健康与遗传心理学研究室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鑫. 疼痛共情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调节因素初探[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