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2型糖尿病与驾驶安全:机制分析及基于人因设计的改善方法
作者马舒
答辩日期2018-05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吴昌旭 ; 孙向红 ; 张警吁 ; 赵国朕
关键词2型糖尿病 驾驶行为 神经病变 踏板设计
其他题名Type 2 Diabetes and Driving Safety: Its Mechanism and Ergonomic Improvements
英文摘要

    近年来,糖尿病患者数量增长迅猛,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既有研究表明,糖尿病会损害患者的驾驶技能,增加安全隐患。但现有研究主要在欧美国家开展,对于亚洲特别是我国的情况尚未有深入研究;另一方面,现有研究主要关注1型糖尿病患者的驾驶安全情况,对占绝对数目的2型糖尿病患者尚未展开系统研究;特别的,现有研究主要为机制性探讨,鲜有从系统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改善患者驾驶安全的具体方法。为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提出从慢性知觉、认知衰退和糖尿病管理行为的角度出发,探讨影响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驾驶安全的有关因素;并围绕糖尿病患者中容易被忽视的周围性神经病变这一问题,从人因设计的角度出发,试图找到最适合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的踏板设计,达到改善驾驶行为的目的。
    研究一(A)采用焦点小组访谈的方法调查糖尿病对驾驶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受访的2型糖尿病驾驶者中,只有极少数人关注血糖异常与驾驶安全的关系。不同人对血糖水平的觉察敏感性是不同的,血糖异常带来的症状因人而异。受访者倾向于依据症状来决定驾驶行为,主观报告容易焦虑、疲劳、分神、看不清物体、反应变慢、乏力、肢体麻木、失眠多梦、动作迟缓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驾驶行为。
    研究一(B)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了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相关信息(病程、疗法、糖化血红蛋白、并发症情况、低血糖经历)、认知失误和DPN症状评估,糖尿病知识和自我照护活动,以及驾驶行为相关信息,低血糖经历、糖尿病知识、糖尿病自我照护活动、认知失误以及DPN自评可以不同程度地预测驾驶行为,即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那些经常发生低血糖、缺乏糖尿病知识、不注意坚持糖尿病相关自我照护、有更多认知失误以及更频繁的DPN症状的患者将是驾驶的高风险人群。并且发现中年男性驾驶员缺乏糖尿病相关知识并且忽视糖尿病口常自我照护,存在更多的驾驶安全问题,需要予以关注。
    研究二(A)采用模拟器实验探讨2型糖尿病是否影响了驾驶技能。通过比较2型糖尿病驾驶者与健康对照组在曲道变速跟车和紧急避让两项模拟驾驶任务的差别,结果发现,患者组无论在跟车任务还是紧急避让行人的任务中,都有更长的刹车反应时间(BRT),更小的最短碰撞时间(TTC)和距离(DTC),以及更大的道路中心偏移量(CLD)。并且随着曲度的增大,前车更快的减速,患者组的绩效下降得更快。由此初步得出2型糖尿病患者组的驾驶绩效出现衰退。
    研究二(B)进一步探讨引起驾驶绩效衰退的原因。在测量了糖尿病和健康驾驶者在低血糖经历、知觉和认知功能上的差异之后,进一步通过中介效应分析考察这些因素是否能够解释驾驶绩效(刹车反应时间、最短碰撞时间、道路中心偏移量)在组间的差异。结果发现:低血糖经历(前人发现的1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风险因素),并不能有效的预测2型糖尿病驾驶者的技能衰退;对2型糖尿病患者驾驶技能预测力最强的是视觉搜索任务的正确率、随后依次为注意广度、1-back的正确率以及足底触觉任务的绩效。研究四探讨了如何通过改进刹车踏板减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型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对刹车踩踏控制的负面影响。
    研究三(A)考察了健康组与患者组在具有不同距离及大小特征的踏板上刹车反应的差异。本研究采用2(组间:健康组、患者组)X3(刹车一油门水平距离:4. 5cm,  6cm,  7. 5cm) X 3(刹车板宽度:5cm, 7cm, 9cm),因变量是行人-车辆冲突避让任务中的刹车反应时间和最小碰撞距离。结果发现,当踏板距离为4. 5cm时,患者组的刹车反应时间以及最小碰撞距离显著改善,和对照组的差异不再显著,同时并不会带来错踩踏板失误率的显著增加。
    研究三(B)考察了健康组与患者组在具有不同特征的踏板力度调控和保持任务上的表现差异。本研究采用了2(组间:健康组、患者组)X2(力反馈大小:轻、重)X3(力变化幅度:小,中,大)的混合实验设计。结果发现:在提供力度控制视觉反馈的前提下,相对于健康对照组,当力度变化幅度逐渐变小时,患者组的准确性有更大程度的衰退。这一结果可以帮助启发我们在设计适用于周围神经病变的2型糖尿病驾驶者脚踏板时,将踏板力度幅度和效力比率设置为非线性递减关系,辅助其最大程度地提升力度调理准确性。
    综上,本研究初步探讨了影响2型糖尿病驾驶安全的有关因素,发现了一系列具有预测力的认知诊断标准和行为诊断标准,为驾驶风险的早期识别、患者驾驶安全教育和疾病管理建议上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研究还从人因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可以通过改进踏板设计的方法,从而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驾驶安全。这为进一步改善病患生活质量和安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效的方法。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26129]  
专题心理研究所_社会与工程心理学研究室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马舒. 2型糖尿病与驾驶安全:机制分析及基于人因设计的改善方法[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