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应激障碍记忆机制研究述评
王婷; 韩布新
刊名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0
卷号27期号:2页码:165-174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记忆 理论 模型
英文摘要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典型症状之一是侵扰性记忆,且重复体验。文章首先阐释创伤后应激障碍记忆的主要特点,然后介绍关于其形成机制的压力反应理论、联想网络系统理论、双向呈现理论、情绪加工理论等,并从研究内容、实验方法等角度进行讨论。这些理论立足于个体信念、创伤理解意义、认知评价,创伤信息的新旧信息加工等,从单一维度到多个维度,逐步深入探究。其中压力反应理论源于心理动力学,双向呈现理论源于多重记忆系统,情绪加工理论源于认知的整合模型。近年来,一些神经生物学模型结合心理认知成分与大脑加工机制,探索脑部相关区域的激活与抑制,更好地诠释了PTSD的记忆形成机制。多数理论认为存在不同记忆的功能变化是PTSD记忆的形成原因。总之,这些理论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验证。
学科主题创伤心理学
资助项目一室韩布新课题组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1-10-10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6769]  
专题心理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回溯数据库(1956-2010)
通讯作者韩布新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婷,韩布新. 创伤后应激障碍记忆机制研究述评[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0,27(2):165-174.
APA 王婷,&韩布新.(2010).创伤后应激障碍记忆机制研究述评.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7(2),165-174.
MLA 王婷,et al."创伤后应激障碍记忆机制研究述评".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7.2(2010):165-17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