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次声警报研究进展
胡雨豪1,2; 袁路1,2; 马东涛1; 李梅3
刊名地球科学进展
2018
卷号33期号:6页码:606-613
关键词泥石流 次声 监测 警报
ISSN号1001-8166
DOI10.11867/j.issn.1001-8166.2018.06.0606
其他题名Research Progress on Debris Flow Infrasound Warning
通讯作者马东涛
产权排序1
英文摘要在对国内外泥石流次声产生机理、信号处理和分析、警报仪器、次声特征、警报实现等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泥石流次声警报研究中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进行了综述。泥石流次声在峰值频率、主频范围和时频变化方面具有其鲜明特点,可以和其他自然灾害的次声加以判别与区分。泥石流次声信号分析主要采取短时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Wigner-Ville分布和希尔伯特黄变换( HHT)等,分析发现HHT更适合用于泥次声信号的处理。泥石流次声警报可划分为发生警报、类型和规模警报及定位警报等3类,发生警报识别算法应立足于SON部分信号,类型和规模警报的算法研究应立足于SBO部分信号,发生警报与类型和规模警报不能同步实现,传感器阵列的布设、定位算法的适用性和山区环境是定位警报精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受泥石流运动机理和次声观测对比研究的限制,次声机理的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处于探索阶段,次声特征与泥石流形成、运动要素之间尚未建立起可靠的数值关系。未来应开展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并结合泥石流预警系统的同步监测,实现泥石流次声的定量化警报。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6287019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23900]  
专题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3.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北京100083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胡雨豪,袁路,马东涛,等. 泥石流次声警报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2018,33(6):606-613.
APA 胡雨豪,袁路,马东涛,&李梅.(2018).泥石流次声警报研究进展.地球科学进展,33(6),606-613.
MLA 胡雨豪,et al."泥石流次声警报研究进展".地球科学进展 33.6(2018):606-61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