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区1830年耕地格局重建
王宇坤1; 陶娟平1; 刘峰贵1; 张镱锂1; 陈琼1
2015
关键词耕地 空间分布 网格化重建 雅鲁藏布江 河谷地带
英文摘要通过收集、整理《铁虎清册》中记录的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区1830年的耕地税收数据,将其换算为现代耕地面积,在此基础上运用网格化模型重建出该区1 km×1 km空间分辨率的耕地格局。结果显示:1从耕地数量分析,1830年研究区耕地面积约895 km2,其中政府占有耕地39%,贵族占有耕地31%,寺庙占有耕地29%。2从耕地分布格局分析,研究区内耕地分布较少,只有27.4%的网格具有耕地分布,且呈分散分布状态,耕地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宽阔的河谷地区。3从垦殖程度分析,全区垦殖程度较低,其平均垦殖率仅有0.6%,其中垦殖率最高的地区是拉萨,平均垦殖率为6.3%;日喀则、江孜、乃东、琼结等地垦殖率均达到3%左右;工布地区和西部县区垦殖率均在1%以下,耕地垦殖率区域差异明显。
出处地理研究
12页:2355-2367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中文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41308]  
专题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历年回溯文献
作者单位1.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
2.青藏高原环境与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4.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宇坤,陶娟平,刘峰贵,等. 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区1830年耕地格局重建. 201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