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及其中国化:“跨国、跨界、跨代”知识行动
蔡运龙1; 叶超1; 马润潮1; 夏铸九1; 周尚意1; 陈忠1; 于海1; 石计生1; 李志刚1; 胡大平1
201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地理学 大卫·哈维 空间的生产 人文地理学 城镇化 资本
英文摘要2016年6月,世界著名地理学家大卫·哈维(David Harvey)访问中国,在南京和北京进行多场学术报告,并与中国学者开展交流,在国内学界和媒体界引起轰动,盛况空前。作为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家的代表,哈维亲笔写信给中国同行,呼吁共建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地理学。中国学界有必要趁此契机,通过知识行动,进行跨国、跨界、跨代的联合,重构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并探讨其中国化的路径和方法。本期笔谈是国内马克思主义地理学领域第一次集体发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地理学、哲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城市规划、建筑学、经济学、旅游等学科和领域的著名学者与青年才俊,秉持马克思主义开放和批判的精神,从不同层面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及其中国化的意义、内容、方法论与路径。
出处地理研究
07页:1205-1229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中文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41622]  
专题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_区域可持续发展模拟实验室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历年回溯文献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_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研究室_中文期刊论文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瑞意高等研究所
2.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3.美国俄亥俄州州立爱克伦大学地理与规划系
4.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
5.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6.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7.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8.东吴大学社会学系
9.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10.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蔡运龙,叶超,马润潮,等. 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及其中国化:“跨国、跨界、跨代”知识行动. 201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