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大学  > 兰州大学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期刊论文
经第1肋间穿刺引流胸腔的解剖学可行性及临床意义
陈克能; 雷道鑫; 赵廉; 李应续
刊名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1997-04-18
期号2页码:1-3
关键词胸腔穿刺/引流 解剖学 脓胸 气胸
ISSN号1001-4497
中文摘要对局限于第2肋间以上的胸顶部需引流病变,尤其是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需要探讨更局部位的治疗点。作者在20具成年人尸体上观察到,锁骨中线上第1肋间至胸顶部诸条血管仍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临床选用该点引流胸腔病变存在解剖学可行性,尤其对胸顶部的包裹性残腔疗效满意。但从安全性考虑,仍应强调第2肋间为高位胸腔引流的常规位置;仅在常规位置达不到引流目的时,尤其是病变高于第2肋间,可考虑选用第1肋间为高位胸腔引流部位。
收录类别CSCD
出版地BEIJING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lzu.edu.cn/handle/262010/164679]  
专题第一临床医学院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陈克能,雷道鑫,赵廉,等. 经第1肋间穿刺引流胸腔的解剖学可行性及临床意义[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7(2):1-3.
APA 陈克能,雷道鑫,赵廉,&李应续.(1997).经第1肋间穿刺引流胸腔的解剖学可行性及临床意义.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1-3.
MLA 陈克能,et al."经第1肋间穿刺引流胸腔的解剖学可行性及临床意义".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1997):1-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