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大学  > 兰州大学  > 基础医学院  > 期刊论文
牦牛与迁饲黄牛及低海拔黄牛肺动脉干及肺组织形态的比较
刘凤云; 马岚; 胡琳; 李愈娴; 刘世明; 祁生贵; 吴天一
刊名解剖学杂志
2016
卷号39期号:3页码:272-276,299
关键词青藏高原 牦牛 迁饲黄牛 低海拔黄牛 肺动脉干 肺组织 肺小动脉
英文摘要目的:对牦牛和迁饲黄牛及低海拔黄牛肺动脉干与肺组织形态进行比较研究,获得高原土生或迁饲动物慢性低氧时适应进化的模式。方法:采集青海地区海拔3 000~4 000 m的牦牛、2 500 m的高山迁饲黄牛及甘肃平凉1 300 m的低海拔黄牛的肺动脉干及肺组织,固定、切片、染色后行光镜和电镜比较观察。结果:55%的迁饲黄牛和牦牛肺动脉干中膜以弹性纤维及胶原纤维为主,而45%的迁饲黄牛和100%低海拔黄牛以弹性纤维及平滑肌增多为主,且平滑肌增多成团分布。牦牛和迁饲黄牛肺浆膜结构致密,间皮下以弹性纤维为主,而低海拔黄牛肺浆膜结构疏松,间皮下以胶原纤维为主。相比于迁饲黄牛,牦牛和低海拔黄牛肺终末细支气管黏膜纵行皱襞更明显,牦牛肺呼吸性细支气管黏膜上皮为单层或假复层柱状上皮,多数细胞可见到纤毛,并且黏膜仍有皱襞形成;而黄牛主要为单层柱状上皮,部分细胞可见纤毛。迁饲黄牛肺内小动脉血管壁和微动脉管壁厚度增加,与牦牛及低海拔黄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牦牛肺动脉干和肺组织形态与结构有适应高原的独特形式,迁饲黄牛在适应高原时发生了与牦牛一样的趋同性改变,同时又兼具低海拔黄牛的特点。
资助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以及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计划)
项目编号科技部973前期项目 ; 科技部973项目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5742167
资助机构MOST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lzu.edu.cn/handle/262010/187742]  
专题基础医学院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凤云,马岚,胡琳,等. 牦牛与迁饲黄牛及低海拔黄牛肺动脉干及肺组织形态的比较[J]. 解剖学杂志,2016,39(3):272-276,299.
APA 刘凤云.,马岚.,胡琳.,李愈娴.,刘世明.,...&吴天一.(2016).牦牛与迁饲黄牛及低海拔黄牛肺动脉干及肺组织形态的比较.解剖学杂志,39(3),272-276,299.
MLA 刘凤云,et al."牦牛与迁饲黄牛及低海拔黄牛肺动脉干及肺组织形态的比较".解剖学杂志 39.3(2016):272-276,29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