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大学  > 兰州大学  > 大气科学学院  > 期刊论文
2012年7月腾格里沙漠2次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朱岩; 左洪超; 王士新; 袁有林; 王利盈
刊名干旱区研究
2016
卷号33期号:2页码:327-337
关键词暴雨 物理量场 诊断分析 局地热力环流 腾格里沙漠
中文摘要利用降水实况资料、单站地面资料、FY2E云顶亮温和NCEP、ECMWF格点资料,对2012年7月20日(7·20)、29日(7·29)腾格里沙漠发生的2次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 20∶ 00局地热力环流在抬升、水汽动量辐合等方面为暴雨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它们必须得到天气系统的加强和优化,才能触发中尺度对流天气;沙漠的北边界为持续的水汽输入,南、东边界在暴雨前后由输入转为输出,西边界则由输出转输入,水汽源地在南海、孟加拉湾以及高纬地区; 2次暴雨过程都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和高低层天气系统相互作用下产生,垂直方向上形成抽吸结构; 7·29过程前期为强不稳定层结,引发暴雨的中尺度系统是MCC,而7·20过程层结相对较稳定,观测点降水主要由中β尺度对流系统引起,这是7·29过程降雨大于7·20过程的原因。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lzu.edu.cn/handle/262010/185852]  
专题大气科学学院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朱岩,左洪超,王士新,等. 2012年7月腾格里沙漠2次暴雨过程诊断分析[J]. 干旱区研究,2016,33(2):327-337.
APA 朱岩,左洪超,王士新,袁有林,&王利盈.(2016).2012年7月腾格里沙漠2次暴雨过程诊断分析.干旱区研究,33(2),327-337.
MLA 朱岩,et al."2012年7月腾格里沙漠2次暴雨过程诊断分析".干旱区研究 33.2(2016):327-33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