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大学  > 兰州大学  >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 期刊论文
保存时间对中华羊茅种子内生真菌活力的影响
金文进; 李春杰
刊名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5
卷号31期号:6页码:930-935
关键词中华羊茅 带菌率 菌落生长 内生真菌活力 抑菌性
中文摘要以分别保存于2004-2006年的带Epichloe内生真菌(E+)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内生真菌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中华羊茅种子带菌率、幼苗带菌率以及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根长、苗长均有降低的趋势,同一年种子带菌率均高于幼苗带菌率,2006年带菌率最高,种子为95.80%,幼苗为93.10%;以3个年份的(E+)中华羊茅草粉浸提液对细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燕麦镰孢Fusarium avenaceum和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的抑菌活性研究表明,3个年份的带菌草粉浸提液对3种菌的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保存时间越长,其抑菌能力越弱,2006年的抑菌率为63.51%,2004年为25.49%,而2006年的抑制产孢能力为69.25%,2004年仅为26.34%。同时,从不同保存年份分离到的内生真菌在相同条件下再培养结果显示,保存时间越长的内生真菌生长越缓慢,产孢能力越弱,2006年的菌落直径为26.4 mm,而2004年仅为17.4 mm。说明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内生真菌活力在逐渐下降,导致自身生长以及促进种子生长,抑制真菌的活性也开始减弱。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lzu.edu.cn/handle/262010/186405]  
专题草地农业科技学院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金文进,李春杰. 保存时间对中华羊茅种子内生真菌活力的影响[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5,31(6):930-935.
APA 金文进,&李春杰.(2015).保存时间对中华羊茅种子内生真菌活力的影响.中国生物防治学报,31(6),930-935.
MLA 金文进,et al."保存时间对中华羊茅种子内生真菌活力的影响".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31.6(2015):930-93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