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大学  > 兰州大学  >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 期刊论文
内生真菌对野大麦种子人工老化处理下的生理影响
赵晓静; 李秀璋; 王萍; 李春杰
刊名草地学报
2015
卷号23期号:6页码:1272-1277
关键词内生真菌 野大麦 种子 人工老化 活力
中文摘要以带Epichloe内生真菌和不带Epichloe内生真菌的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种子为试验材料,在58±1℃和100%相对湿度条件下设置0,5,10,15,20,25,30和35 min人工老化时间,研究老化过程中种子的活力变化以及内生真菌对种子的生理影响。结果表明:在人工老化过程中,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胚芽胚根长和活力指数随老化时间增加而降低;浸出液的电导率和可溶性糖含量随老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且与发芽率、发芽势、胚芽长、胚根长和活力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但被内生真菌侵染的种子其老化生理反应变化明显有所减缓。研究认为,与未被内生真菌侵染的种子相比,内生真菌可促进野大麦的发芽,促进芽长根长的生长,降低膜的损伤,减少浸出液电导率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从而降低种子的劣变程度,延长种子贮藏时限。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lzu.edu.cn/handle/262010/186404]  
专题草地农业科技学院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赵晓静,李秀璋,王萍,等. 内生真菌对野大麦种子人工老化处理下的生理影响[J]. 草地学报,2015,23(6):1272-1277.
APA 赵晓静,李秀璋,王萍,&李春杰.(2015).内生真菌对野大麦种子人工老化处理下的生理影响.草地学报,23(6),1272-1277.
MLA 赵晓静,et al."内生真菌对野大麦种子人工老化处理下的生理影响".草地学报 23.6(2015):1272-127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