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大学  > 兰州大学  >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 期刊论文
黄土高原退耕地恢复对土壤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王国利; 陈应武; 刘长仲; 侯扶江; 杨宝生; 王森山
刊名中国沙漠
2010-01-15
期号1页码:140-145
关键词黄土高原 退耕地 恢复 土壤无脊椎动物
中文摘要黄土高原退耕地在恢复过程中,植被从沙蓬(Agriophyllum arenarium)单优群落向以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为优势种的群落演替,土壤无脊椎群落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由简单向复杂化演变。退耕地土壤无脊椎动物优势类群主要为线虫、螨类、拟步甲科、象甲、土蝽科和金龟甲科等组成,土壤无脊椎动物从退耕1年的14类逐步增加到7年的28类,土壤无脊椎动物的多样性指数与退耕年限呈正相关关系。土壤无脊椎动物类群的增加前期快后期慢,土壤无脊椎动物的多样性增加主要由植被和土壤的改善决定。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lzu.edu.cn/handle/262010/152463]  
专题草地农业科技学院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国利,陈应武,刘长仲,等. 黄土高原退耕地恢复对土壤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的影响[J]. 中国沙漠,2010(1):140-145.
APA 王国利,陈应武,刘长仲,侯扶江,杨宝生,&王森山.(2010).黄土高原退耕地恢复对土壤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的影响.中国沙漠(1),140-145.
MLA 王国利,et al."黄土高原退耕地恢复对土壤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的影响".中国沙漠 .1(2010):140-14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