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中华卵索线虫对粘虫自然控制作用的研究
陈果; 简恒; 任惠芳; 罗良文; 周三旺; 张自亮; 雷书芳; 陈宾卿
刊名生物防治通报
1991-12-31
期号04页码:145-150
关键词索科线虫 中华卵索线虫 粘虫 自然控制
英文摘要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属我国粘虫一代常发区。根据1975~1989年在上蔡和新蔡县的田间多点调查,证明中华卵索线虫是粘虫幼虫的重要寄生天敌。58%的点对粘虫的寄生率达40%以上,最高超过90%。被寄生的粘虫食叶量平均减少38%。在18~20和22~27℃室温下,14天和8天后死亡。1984年为粘虫大发生年,上蔡县东岸村麦田粘虫密度达30.3~119.5头/m~2,由于线虫寄生率高达35.0~45.5%,未进行化学防治,小麦被害很轻。根据1979~1985年资料初步分析,线虫对一代粘虫常发区(新蔡县)的自然寄生率与二代粘虫常发区(锦州、公主岭、哈尔滨市郊)6月份诱蛾数有较显著的负相关,说明采取措施,保...
URL标识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11.203.20.206/handle/2HMLN22E/19504]  
专题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河南省上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河南省新蔡县植保站;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省上蔡县政治协商委员会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陈果,简恒,任惠芳,等. 中华卵索线虫对粘虫自然控制作用的研究[J]. 生物防治通报,1991(04):145-150.
APA 陈果.,简恒.,任惠芳.,罗良文.,周三旺.,...&陈宾卿.(1991).中华卵索线虫对粘虫自然控制作用的研究.生物防治通报(04),145-150.
MLA 陈果,et al."中华卵索线虫对粘虫自然控制作用的研究".生物防治通报 .04(1991):145-15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