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江淮地区气温变化对一季中稻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马晓群; 许莹; 赵海燕
刊名地理研究
2008-05-15
期号03页码:603-612
关键词气候变暖 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 一季中稻 产量 产量构成
英文摘要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最高和最低气温不同的变化特征会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产生明显影响。根据江淮地区代表性站点近50年来一季中稻产量形成阶段最高和最低气温的统计分析表明,1991年以来,最低气温升温速率大于最高气温,日较差减小,极端高温事件强度、频率有所增强。利用安徽省农科院2000~2004年中稻分期播种试验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数据与产量形成阶段的最高与最低气温不同步长滑动平均值进行动态相关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气温对水稻产量构成和产量在始穗前和始穗后各有一个负影响时段,其影响程度始穗前大于始穗后;对结实率影响最大,其次是千粒重,再次是产量;最低气温的影响大于最高气温。随着滑动步长的增加,最高气温负影...
URL标识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11.203.20.206/handle/2HMLN22E/18603]  
专题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作者单位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与气候变化重点开放实验室合肥230031;合肥230031;北京10008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马晓群,许莹,赵海燕. 江淮地区气温变化对一季中稻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J]. 地理研究,2008(03):603-612.
APA 马晓群,许莹,&赵海燕.(2008).江淮地区气温变化对一季中稻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地理研究(03),603-612.
MLA 马晓群,et al."江淮地区气温变化对一季中稻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地理研究 .03(2008):603-61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