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蔬菜花卉研究所  > 植物保护研究室
甘蓝枯萎病苗期抗性鉴定技术及抗源筛选
杨宇红; 吕红豪; 杨翠荣; 龚慧芝; 杨丽梅; 谢丙炎
刊名植物保护学报
2011-10-15
期号05页码:425-431
关键词甘蓝枯萎病 抗病鉴定 抗源
英文摘要为建立快速、有效的甘蓝枯萎病苗期抗性鉴定技术,采用温室盆栽方法,分别对甘蓝枯萎病苗期鉴定的接种浓度、接种方法、接种生育期、接种菌龄及接种适宜温度进行系统筛选与比较,并应用筛选出的最佳方法对108份不同来源的甘蓝资源进行抗枯萎病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甘蓝枯萎病苗期抗性鉴定最适接种浓度为106孢子/mL,接种生育期为2~3叶期,接种方法以将根部土抖落干净后直接浸根为最佳,最适宜发病温度为25~30℃,浸根时间及枯萎病菌菌龄对枯萎病鉴定结果影响不大;从108份不同来源甘蓝资源中筛选出40余份抗枯萎病材料,准确地反映了甘蓝资源对枯萎病的抗性程度。
URL标识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11.203.20.206/handle/2HMLN22E/97924]  
专题蔬菜花卉研究所_植物保护研究室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杨宇红,吕红豪,杨翠荣,等. 甘蓝枯萎病苗期抗性鉴定技术及抗源筛选[J]. 植物保护学报,2011(05):425-431.
APA 杨宇红,吕红豪,杨翠荣,龚慧芝,杨丽梅,&谢丙炎.(2011).甘蓝枯萎病苗期抗性鉴定技术及抗源筛选.植物保护学报(05),425-431.
MLA 杨宇红,et al."甘蓝枯萎病苗期抗性鉴定技术及抗源筛选".植物保护学报 .05(2011):425-43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