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大学  > 兰州大学  > 资源环境学院  > 期刊论文
核环境地下水评价源项模型及浓度计算
刘东旭; 司高华; 刘勇; 贾海红; 于静; 马金珠
刊名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2-12-15
期号S2页码:327-329+372
关键词源项 地下水污染 放射性核素
中文摘要结合美国地下核试验场公开资料,分析了地下核爆炸的源项核素特征,在源项释放和核素迁移过程概化的基础上,建立以水力释放和玻璃体浸出为主要机制的源项释放浓度计算模式,对3H、90Sr和239Pu释放到地下水的浓度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3H、90Sr和239Pu向地下水的释放是一个连续、缓慢的过程,就核素释放浓度曲线递减程度而言,3H>90Sr>239Pu,但浓度并不是短期内显著降低。在地下水污染安全评价中,应重视源强及其持续时间的分析,以使环境模型能更为合理地反映核素迁移行为。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lzu.edu.cn/handle/262010/150270]  
专题资源环境学院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东旭,司高华,刘勇,等. 核环境地下水评价源项模型及浓度计算[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S2):327-329+372.
APA 刘东旭,司高华,刘勇,贾海红,于静,&马金珠.(2012).核环境地下水评价源项模型及浓度计算.环境科学与技术(S2),327-329+372.
MLA 刘东旭,et al."核环境地下水评价源项模型及浓度计算".环境科学与技术 .S2(2012):327-329+37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