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大学  > 兰州大学  > 资源环境学院  > 期刊论文
季风亚洲末次冰期的古冰川遗迹
李吉均
刊名第四纪研究
1992-12-30
期号4页码:332-340
关键词季风亚洲 大理冰期 古冰川遗迹
中文摘要季风亚洲末次冰期可统一称为大理冰期,古冰川首次出现于东亚海岸山地,内陆高山高原则冰川规模缩小。早期大理冰期冰川规模大于晚期,是季风亚洲的特色。古雪线在亚洲东海岸形成向南弯曲的大槽,是大理冰期夏季风衰弱、海陆的干湿对比加剧以及东亚大槽南移的结果。53000—27000 aB.P.之间为萨拉乌苏-卡尔金斯克大间冰段,气候冷暖多变,西伯利亚冻土融化,华北平原为喜冷云杉林占据,内陆湖水面普遍升高。构造运动对古冰川发育有明显影响。青藏高原大冰盖是不存在的。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lzu.edu.cn/handle/262010/146748]  
专题资源环境学院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吉均. 季风亚洲末次冰期的古冰川遗迹[J]. 第四纪研究,1992(4):332-340.
APA 李吉均.(1992).季风亚洲末次冰期的古冰川遗迹.第四纪研究(4),332-340.
MLA 李吉均."季风亚洲末次冰期的古冰川遗迹".第四纪研究 .4(1992):332-34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