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植物保护研究所  > 植物病害研究室
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变异生理机制的初步研究
朱荷琴1; 宋晓轩1; 简桂良2
刊名棉花学报
2004
卷号16期号:5页码:275-279
关键词棉花 黄萎病菌 致病力 生理机制
ISSN号1002-7807
其他题名The Preliminary Study of Variation Mechanism of Pathogenic Type of 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
英文摘要在4种不同的温度下对31个致病力不同的菌株及落叶型菌株V991进行PDA平面培养,81.3%的强致病力类型菌株表现为菌丝型,落叶型菌株均为菌丝型,80.00%的中等致病力类型的菌株为中间型,弱致病力类型菌株均为菌核型。20~25℃有利于病原菌产生菌核,30℃的较高温度明显抑制菌核的形成。各菌株在25℃条件下菌落生长最快,分生孢子产量和毒素产量最高;30℃的较高温度下,强致病力类型菌株的菌落直径、分生孢子产量和毒素产量均显著大于中等致病力和弱致病力类型,且落叶型菌株高于非落叶型菌株。
学科主题植物保护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nais.net.cn/handle/2HMLN22E/136859]  
专题植物保护研究所_植物病害研究室
作者单位1.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农业部棉花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河南, 安阳, 455112;
2.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北京, 100089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朱荷琴,宋晓轩,简桂良. 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变异生理机制的初步研究[J]. 棉花学报,2004,16(5):275-279.
APA 朱荷琴,宋晓轩,&简桂良.(2004).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变异生理机制的初步研究.棉花学报,16(5),275-279.
MLA 朱荷琴,et al."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变异生理机制的初步研究".棉花学报 16.5(2004):275-27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