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植物保护研究所  > 植物病害研究室
河南郑州小麦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的核糖体基因ITS序列和RFLP分析
欧师琪1; 彭德良1; 李玉2; 王永江3
刊名植物病理学报
2008
卷号38期号:4页码:407-413
关键词禾谷孢囊线虫 核糖体基因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ISSN号0412-0914
其他题名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nd sequences analysis of rDNA-ITS region of cereal cyst nematode ( Heterodera avenae) on wheat from Zhengzhou
英文摘要采用PCR技术对河南郑州禾谷孢囊线虫群体的核糖体基因(ribosomal DNA,r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ITS)进行扩增,获得片段长度约为1040bp。利用UPGMA方法分析了河南郑州禾谷孢囊线虫群体与近缘种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中国Heterodera avenae群体,H.australis和H.pratensis亲缘关系很近。8种限制性内切酶(Restriction Enzyme,RE)酶切禾谷孢囊线虫ITS的扩增产物,其中HindⅢ、AvaⅠ不能酶切PCR产物;Alu Ⅰ酶切PCR产物,获得560bp和480bp2个片段;RsaⅠ和Hinf Ⅱ酶切后分别得到3个片段(700、320、20bp和820、180、40bp);CfoⅠ是3个酶切位点(740、150、110、40bp);HaeⅢ和MvaⅠ能分别清晰地观察到3个片段(420、350、180bp和400、340、280bp),但有微小片段无法清晰观察到。9个种群所得RFLP图谱一致,说明郑州禾谷孢囊线虫群体可能是同一种群且不同于欧洲群体(typeA)和印度群体(typeB)的C型。
学科主题植物保护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nais.net.cn/handle/2HMLN22E/135869]  
专题植物保护研究所_植物病害研究室
作者单位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3;
2.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 长春, 130118;
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河南, 郑州, 450002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欧师琪,彭德良,李玉,等. 河南郑州小麦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的核糖体基因ITS序列和RFLP分析[J]. 植物病理学报,2008,38(4):407-413.
APA 欧师琪,彭德良,李玉,&王永江.(2008).河南郑州小麦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的核糖体基因ITS序列和RFLP分析.植物病理学报,38(4),407-413.
MLA 欧师琪,et al."河南郑州小麦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的核糖体基因ITS序列和RFLP分析".植物病理学报 38.4(2008):407-41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