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大学  > 兰州大学  > 生命科学学院  > 期刊论文
慕士塔格冰芯可培养细菌的数量分布和主要菌群结构随深度的变化
向述荣; 姚檀栋; 安黎哲; 邬光剑; 徐柏青; 马晓军; 李真; 汪君霞; 余武生
刊名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03-20
期号3页码:252-262
关键词帕米尔高原 冰芯 16S rRNA 基因 菌群演替 指示菌
中文摘要对帕米尔慕士塔格浅冰芯(22.4m)中可培养细菌的数量分布和主要菌株的16SrRNA基因进行了详细地分析.结果表明,细菌数量呈现出波动性变化,从污化层融水中分离出较多的细菌,说明冰芯微生物随风和降雪进入冰川,其数量与沙尘输送具有密切的对应关系.绝大部分细菌是耐冷菌和嗜冷菌,包括α-,γ-紫细菌、嗜冷菌、噬纤维菌/黄杆菌/拟杆菌和高G+C%革兰氏阳性细菌(HGC)等5个分类组.其中,不动杆菌属和HGC菌群在不同深度重复出现,其数量分布与细菌总数变化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代表了主要指示菌;其他如黄杆菌属、嗜冷菌属和α-紫细菌为次要指示菌,揭示了细菌菌群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研究了冰芯细菌的连续性数量...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lzu.edu.cn/handle/262010/155824]  
专题生命科学学院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向述荣,姚檀栋,安黎哲,等. 慕士塔格冰芯可培养细菌的数量分布和主要菌群结构随深度的变化[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5(3):252-262.
APA 向述荣.,姚檀栋.,安黎哲.,邬光剑.,徐柏青.,...&余武生.(2005).慕士塔格冰芯可培养细菌的数量分布和主要菌群结构随深度的变化.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3),252-262.
MLA 向述荣,et al."慕士塔格冰芯可培养细菌的数量分布和主要菌群结构随深度的变化".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3(2005):252-26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