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植物保护研究所
棉铃虫田间种群对Bt毒素Cry1Ac主效抗性基因频率的分析
安静杰; 高玉林; 雷朝亮; 吴孔明
刊名“创新驱动与现代植保”——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3-10-21
页码1
关键词Cry1Ac 棉铃虫 Bt棉花 抗性频率
英文摘要靶标害虫抗性的发展降低了转Bt基因棉花对害虫的控制效果,从2002年起,在山东省夏津县(Bt棉花种植密集地区)和河北省安次县(多种作物混合种植体系包括玉米,大豆,花生和Bt棉花)两个地区,我们应用单雌系F_1/F_2代检测法系统监测了棉铃虫田间种群对Cry1Ac毒素的抗性基因频率及其敏感性变化。本文中报道了2009~2012年棉铃虫田间种群对Cry1Ac毒素的抗性基因频率。在此期间,山东省夏津县和河北省安次县分别共测定了2042个和1736个单雌家系,保守估计夏津棉铃虫种群对Cry1Ac的抗性基因频率在2009~2012年分别为0.00046、0、0和0;在安次县,四年期间均未检测到抗...
URL标识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nais.net.cn/handle/2HMLN22E/137008]  
专题植物保护研究所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安静杰,高玉林,雷朝亮,等. 棉铃虫田间种群对Bt毒素Cry1Ac主效抗性基因频率的分析[J]. “创新驱动与现代植保”——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1.
APA 安静杰,高玉林,雷朝亮,&吴孔明.(2013).棉铃虫田间种群对Bt毒素Cry1Ac主效抗性基因频率的分析.“创新驱动与现代植保”——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1.
MLA 安静杰,et al."棉铃虫田间种群对Bt毒素Cry1Ac主效抗性基因频率的分析".“创新驱动与现代植保”——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3):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