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植物保护研究所
华北地区转Cry1A+CpTI和Cry1A基因棉棉田害虫和天敌昆虫的群落结构
郦卫弟1; 吴孔明1; 陈学新2; 封红强2; 徐广2; 郭予元2
刊名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3
卷号11期号:5页码:494-499
关键词转抗虫基因棉花 害虫 天敌 优势度 群落结构
ISSN号1006-1304
其他题名Effects of Transgenic Cottons Carrying Cry1A+CpTI and Cry1A Genes on the Structures and Composition of Pest and Beneficial Arthropod Communities in Cotton Field in North China
英文摘要2000~2001年采用背负式机动吸虫器取样法研究了转抗虫基因棉,双价(Cry1A+CpTI)转基因棉(SGK321)和Bt(Cry1A)棉(GK12),棉田的害虫和天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从害虫群落组成上看,转抗虫基因棉田平均查得15科19种,从普通棉不施药和施药对照田平均分别查得14科17.5种和13.5科17.5种;转抗虫基因棉田的主要种类数量多于普通棉不施药和施药对照田,普通棉施药田主要优势种类为烟粉虱(Bemisiatabaci)和棉蚜(Aphis gossypii)2种;转抗虫基因棉田的绿盲蝽(Lygus lucorum)高于普通棉不施药和施药对照田,棉铃虫(Helicoverpa arrnigera)是普通棉不施药对照田的常见种,转抗虫基因棉田则无.从天敌群落组成上来看,从转抗虫基因棉田共查得平均24.3科39.3种,从普通棉不施药和施药对照田平均分别查得24科43.5种和25科38种;微小花蝽、姬小蜂(Chrysonotormyia)和异须盲蝽(Cumpylomma diversicomis)为转基因棉和普通棉不施药对照的优势种,蜘蛛(Araneida)的优势度有所上升并成为丰盛种;而在普通棉施药处理田中,棉短瘤蚜茧蜂(Trioxys rietscheli)和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为优势种,寄生蚜虫跳小蜂(Aphidencyrtus shikokiana)、棉短瘤蚜茧蜂(Trioxys rietscheli)和黄足蚜小蜂(Aphelinus flavipes)数量有所上升,成为丰盛种.相比而言,转抗虫基因棉田害虫和天敌的主要种类数量都明显多于普通棉施药田,表明转抗虫基因棉有利于保护棉田的生物多样性和棉田生态系统的管理.
学科主题农业基础科学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nais.net.cn/handle/2HMLN22E/135933]  
专题植物保护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北京, 100094;
2.浙江大学应用昆虫学研究所, 杭州, 310029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郦卫弟,吴孔明,陈学新,等. 华北地区转Cry1A+CpTI和Cry1A基因棉棉田害虫和天敌昆虫的群落结构[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3,11(5):494-499.
APA 郦卫弟,吴孔明,陈学新,封红强,徐广,&郭予元.(2003).华北地区转Cry1A+CpTI和Cry1A基因棉棉田害虫和天敌昆虫的群落结构.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1(5),494-499.
MLA 郦卫弟,et al."华北地区转Cry1A+CpTI和Cry1A基因棉棉田害虫和天敌昆虫的群落结构".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1.5(2003):494-49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